• 殷光熹文集(第3卷 楚辞论丛)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殷光熹文集(第3卷 楚辞论丛)

27.5 八五品

仅1件

云南昆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殷光熹 著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49D

上书时间2020-11-13

李熊书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殷光熹 著
  •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2
  • 版次 1
  • ISBN 9787548224976
  • 定价 10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47页
  • 字数 49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东陆书院文丛
【内容简介】
  《殷光熹文集(第3卷 楚辞论丛)》收入作者殷光熹从1978年至2014年问所写的有关楚辞学方面的论文六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屈原思想研究、《楚辞》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形式及其价值所在,有关楚辞学方面的专题研究、作品考辨与品评,宋以前的《楚辞》研究史,《楚辞》传播与影响研究,《楚辞》研究方法论等。
【目录】
楚辞思想艺术研究
屈原思想流派辨
从《天问》看屈原的历史观
生与死:“美”的颂歌和悲歌——论屈原的生死观
从《思美人》看屈原的创作心态
楚辞的歌节变化及其特点
楚辞在艺术形式上的地域特色
《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统
《离骚》“修”字例释
重新解读《九歌》中的某些人称及其归属问题
《惜往日》“疑点”辨析
《天问》题名考辨
试论《天问》的艺术特色
《天问》结构的独特性
《招魂》四题
《大招》探
《楚辞·渔父》考论
坚守人格死何惧
《天问》篇名题义考
屈原的爱国思想、人格精神和悲剧结局
关于“秦破郢都”说的来龙去脉
屈原“人溆浦”的前后经历和心声——《涉江》解读及评议
屈原对时间、生命的关注和倾诉
略论综合研究法——以楚辞研究为例
《离骚》是屈原心灵历程的吟唱
《远游》是屈原晚年之作

楚辞传世精品赏析
离骚
九歌·湘夫人
九歌·东君
九歌·少司命
九歌·河伯
九歌·国殇
九章·涉江
九章·哀郢
九章·思美人
招魂
大招
九辩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名句赏析

楚辞传承影响研究
学古出新传扬楚骚——《招隐士》解读和审美
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楚辞评论-
继承屈原精神重奏楚骚遗响——从南宋词作和楚辞研究看屈原的影响
试论屈赋对辛词的影响——论屈赋与辛词之
辛词中回荡着骚人的灵魂——论屈赋与辛词之二
骚人的审美情趣——论屈赋与辛词之三
从表现手法上看辛词与屈骚的关系——论屈赋与辛词之四
说“骚体词”
刘熙载楚辞论初探
鲁迅论楚辞
屈原二题
悲秋之祖 赋家之圣——略论宋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盛世凯歌响彻云霄——参加2007首届中国.溆浦屈原文化节暨屈原理论研讨会有感
梅花象征民族之魂——骚体长诗《荆州梅赋》读后
关于赋的研究利用和赋体创作问题的思考
人中高士 赋中名篇——略论赵壹其人其赋

回顾与展望
新世纪楚辞研究仍有广阔的天地——关于建立楚辞研究系统工程和楚辞学体系的初步设想
不重虚名 但求务实
回顾与展望——在中国古代文学“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姜亮夫先生的文化贡献及其他
“眼瞎心亮”幸结“双瓜”——杭州大学楚辞进修班往事忆
异国他乡 情系故乡——从几件事看姜亮夫先生的故乡情结
向姜亮夫先生学习和致敬——在纪念姜亮夫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卷末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