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肯尼迪政府与中国:“遏制但不孤立”政策的缘起
  • 肯尼迪政府与中国:“遏制但不孤立”政策的缘起
  • 肯尼迪政府与中国:“遏制但不孤立”政策的缘起
  • 肯尼迪政府与中国:“遏制但不孤立”政策的缘起
  • 肯尼迪政府与中国:“遏制但不孤立”政策的缘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肯尼迪政府与中国:“遏制但不孤立”政策的缘起

30 7.9折 38 九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温强 著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005

上书时间2024-11-25

江宁书局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温强 著
  •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5
  • 版次 1
  • ISBN 9787806961933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4页
  • 字数 300千字
【内容简介】
“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学术研究丛书是广州中山大学“985”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重点是研究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政治是一个涵义广泛、内容复杂的概念。本课题将政治作广义的论述,研究视野拓展到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国际环境、对外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要政治人物和重大政治事件,将政治与社会结合起来,考察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影响、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和文明进步、政治与对外关系,尤其是对一些重要人物的政治态度和他们的治国理论、方针、手段造成的社会影响,做多角度、多层面的透视,试图用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就政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做新的探索,用社会的稳定、进步、发展和文明的程度来衡量与评论政治思想、主张和政治人物施政的正识。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作者简介】
温强,男,1973年1月生,四川省自贡市人,1992年考入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1999年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200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外交史和中美关系史,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美国早期孤立主义的清教根源》《公众舆论与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老挝问题与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等论文十余篇。
【目录】
导言
第一章“遏制但不孤立”政策思想的缘起
第一节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历史重负
一、民主党“失去中国”的消极影响
二、麦卡锡的主义的遗毒
三、朝鲜战争的影响
四、对华遏制孤立政策的最后定型
第二节肯尼迪对华新政策的构思
一、政治文化分裂与对华“遏制但不孤立”思想的孕育
二、肯尼迪个性心理与对华政策求变、畏难思想
三、肯尼迪对华“遏制但不孤立”政策观
四、基辛格与肯尼迪对华“灵活反应”战略
五、肯尼迪对中国“左”倾外交的认识
第三节美国决策机构关于“遏制但不孤立”的政策主张
一、国务院对华“遏制但不孤立”思想
二、国防部、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华“遏制但不孤立”思想
三、中情局对华遏制思想及其松动
四、小集团决策模式与“遏制但不孤立”辩论无果而终

第二章肯尼迪政府对华遏制思想的表现
第一节继续以台湾制约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遏制中国核武器发展计划
第三节对中国边疆地区的敌视

第三章肯尼迪政府对华不孤立政策想法的实施
第一节“大棒加胡萝卜”对华政策的构想
第二节提升对大使级会谈的重视度
第三节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分析及粮食援助政策
第四节对华和平演变考虑

第四章延缓“遏制但不孤立”政策出台的因素
第一节意识形态化的对华政策
第二节公众舆论
第三节国会
第四节新闻媒体
第五节经济和军事因素

第五章第三国与美国对华“遏制但不孤立”政策
第一节中苏分裂与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困境
第二节对华遏制孤立政策在南亚陷入绝境
第三节在老挝对华遏制政策初衷与不孤立政策结果
第四节联合印尼遏制中国政策及其失败
结语
档案资料和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