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荑 1979年木刻版画《钻》
  • 路荑 1979年木刻版画《钻》
  • 路荑 1979年木刻版画《钻》
  • 路荑 1979年木刻版画《钻》
  • 路荑 1979年木刻版画《钻》
  • 路荑 1979年木刻版画《钻》
  • 路荑 1979年木刻版画《钻》
  • 路荑 1979年木刻版画《钻》
  • 路荑 1979年木刻版画《钻》
  • 路荑 1979年木刻版画《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路荑 1979年木刻版画《钻》

45000 九五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绘制者路荑

年代1979

类别木版

印制方式黑白

材质纸本

尺寸25.5 × 38.5 cm

款识路荑

上书时间2024-03-14

藏印阁

八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中州版画收藏】保真木刻原拓
商品描述
路荑原名:叶坚铭(1933-1998)字路荑。浙江宁波人。擅长版画、连环画。1952年在上海学画,1954年后从事连环画创作。历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故事画报》编辑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作品有《出路》、《有趣的故事》、《钻》、《夜以继日》、《日出》、《看海》等。
叶坚铭是一位有才华的画家,早在1958年就成为中国美协会员,他还是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他的版画创作是非常出色的,代表作品有《出路》、《钻》等,虽然留下的作品不多,但版画名家的地位毋庸置疑。上世纪80年代初,津美社创办了连环画期刊《故事画报》,叶坚铭任编辑室主任,将一份地方连环画期刊办得有声有色;他还与吴伯珩、李定兴等人发起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地方连环画研究会天津市连环画研究会,曾担任中国版协连艺委委员,对推动天津乃至全国连环画的发展贡献卓越。
叶坚铭的连环画创作,题材广泛,古典、现代、外国、农村各个领域都有涉及。在创作上,基本是遵循传统绘画的。叶坚铭在外国名著、故事、间谍、侦探等题材上,采用了现代的绘画技法,作出了实践和尝试。其实他早在来津不久的1957年,就以笔名路夷创作了《黑眼圈的女人》、《远方未婚妻》。上世纪80年代起,他又创作了《意大利姑娘》(外国名著)、《法官与刽子手》(外国侦探)、《逃亡者》(间谍故事)等;古典题材有《红葫芦》、《侠士白玉堂》(共三册)等;现代题材有《牛头告状》、《矿工》等;农村故事有《蛤蟆滩的变迁》、《耕云记》等;战争反特题材有《从坑洞里逃出来的人》、《小游击队员》等。叶坚铭对津门连环画的贡献不仅限于绘画上,他自天津美术出版社创建之初,就作为连环画室的美术编辑,直到退休,可以说把毕生精力和才华都贡献在连环画编辑事业上。在天津留下的连环画经典作品中,有许多是约请上海名家创作的,如顾炳鑫、华三川、颜梅华等,这些画家能为天津创作,都是包括叶坚铭在内的几位上海援津编辑联系、努力的成果;有的沪籍画家在天津连环画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或完成了重要、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李天心的《敌后武工队》(六册)、蔡千音的《烈火金刚》(七册,合作)、胡克文的《沱江的早晨》(三册)等。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叶坚铭与各地的画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多位画家在最艰难的时期,都得到了他的帮助、支持和鼓励。据杨逸麟回忆,1977年他见到从天津赶来向其约稿的叶坚铭,在“文革”中历经磨难的杨逸麟当油漆工多年,对创作连环画早已失去信心。在叶坚铭等人的鼓励下,杨逸麟完成了其历经劫难后的首部作品《巴黎圣母院》。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中州版画收藏】保真木刻原拓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