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象学视域下古典范式中国音乐的聆听与表述研究:以古琴音乐与《溪山琴况》为例
  • 现象学视域下古典范式中国音乐的聆听与表述研究:以古琴音乐与《溪山琴况》为例
  • 现象学视域下古典范式中国音乐的聆听与表述研究:以古琴音乐与《溪山琴况》为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象学视域下古典范式中国音乐的聆听与表述研究:以古琴音乐与《溪山琴况》为例

15 3.6折 42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宝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文怡 著;韩锺恩 编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8

上书时间2024-06-26

沪豫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文怡 著;韩锺恩 编
  •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1
  • 版次 1
  • ISBN 9787556605750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4页
【内容简介】
  本文的研究重点聚焦古典范式论域下的中国音乐的聆听与表述问题。具体说来,可以落实到构成古典范式下中国音乐审美这一完整的体系的两个具体步骤中去讨论:一是,当中国音乐作为一个审美客体时,这一对象如何通过音响及其他相关项(包括谱式、乐器等)与主体之间产生审美关联,并在意向层面生成美实事,进而在意识层面触发意义显现的问题;第二,在此之后,与这一听感官经验过程相关联的美事实与意义生成后的美实事如何通过具体语言得以描摹与呈现的相关问题。概而言之,di一个问题即是中国音乐的聆听范式问题,第二个问题则是中国音乐的表述模式问题。并且,在对以上两个层面进行聚焦与讨论的同时,笔者试图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与思辨推论,对此二者的讨论进行再讨论,进而从一个较小的论域――古典范式下的中国音乐聆听与表述问题――推而广之触及音乐美学视域下音乐的聆听与表述问题,从而关涉到音乐美学学科的元问题研究的可能性论证。
  在本文的讨论中,因面对对象的特殊性,即中国音乐――尤其是在高文化论域下的文人音乐的特有属性,使得聆听与表述问题在许多时候会遇到音在弦外、意在音外的感知觉边界,因而,笔者在试图直面审美对象时,采用了一定的方法论还原。具体来说,便是在中国古典范式的论域中,以现象学直观还原的方式,对高文化论域下的中国音乐(在文中即指古琴音乐)进行一定的方法论悬置,并关联中国音乐美学的表述特征,介入索绪尔语言学与语言论以及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完形同构概念,对这一过程进行解读与诠释。
  因此,本文将在高文化论域中,通过现象学的直观还原,直面古典范式下的中国音乐,并关联语言学等方法论,对其聆听范式与表述模式进行研究,进一步叩问音乐美学学科语境下的聆听与表述问题。
【作者简介】
  赵文怡,复旦大学讲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自幼弹筝习琴,师从古筝演奏家王蔚、吉琴演奏家龚一。2006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和民族音乐系古琴演奏专业,毕业后考取本校硕士研究生,主攻传统音乐学,师从郭树荟教授。2013年考取本校博士研究生,主攻音乐美学,师从韩锺恩教授。2016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朱立元教授。现主要从事:音乐美学、艺术学、古琴艺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韩锺恩,音乐美学家、音乐批评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方向博±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名誉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音乐艺术》《人民音乐》《音乐研究》编委。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2004-2015)、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长(2005-2015)。数十年来,在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哲学、当代音乐研究、音乐批评、音乐学学科建设等领域公开发表文论近700万字。主持编辑《中国音乐年鉴》10余卷及其他各类出版物3000余万字,创编《音乐人文叙事》。
【目录】
代序 “音乐美学与当代音乐研究”系列丛书/韩锺恩
序言 赵文怡:博士学位论文《现象学视域下古典范式中国音乐的聆听与表述研究――以古琴音乐与
<溪山琴况>为例》
绪论 古典范式审美问题的提出以及选题缘由和研究论域的说明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题解
一、选题缘由及学术期待
二、相关概念以及对研究论域说明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其相关问题说明
一、对具体涉及的研究对象说明
二、要解决的问题与文本选择说明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本研究所采用的策略说明
一、对《溪山琴况》的研究现状与本文所采用的
视角说明
二、相关方法论沿用
三、关于音乐聆听与表述问题研究的梳理

第一章 一种立象尽意的解读思维――相关方法论的引入
第一节 一种得意忘言――索绪尔语言学的运用
第二节 一种得意忘形――现象学方法的引用
一、现象学哲学相关叙词梳理
二、现象学哲学命题梳理小结
第三节 其他方法论的运用以及概念释义
一、完形同构与心物场
二、相关概念表述的说明

第二章 “加括号”直观还原后的实事显现
――古典范式下琴声怎么听
第一节 还原“器”之物象能指后的“道”显现
第二节 还原“音”之音响能指后的“声”呈现
第三节 还原“操”之动势能指后的态势展现

第三章 “加引号”现象悬置后的实事呈现
――古典范式下琴乐怎么说?以《溪山琴况》为例
第一节 悬置技术描摹后的哲学旨归
第二节 悬置工艺描摹后的意象呈现

第四章 关于音乐怎么听与美学怎么说
第一节 从听什么到怎么听
第二节 听本体的绝对性存在
第三节 在弃绝中表述――词语破碎后存在显现
第四节 语言如何超越语言达到语言之不能所及
――道说的先在恒有
结论 一种直白的含蓄-一在古琴音乐中元问题如是解答
出版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1《溪山琴况》
附录2《三才图会》人事一卷弹琴手势图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