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

2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章毓晋 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6

知友书房的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章毓晋 著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1
  • 版次 1
  • ISBN 9787115213563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4页
  • 字数 5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系统地介绍图像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原理、典型方法和实用技术。内容包括图像采集、空域图像增强、彩色图像增强、图像变换、频域图像增强、图像恢复、图像投影重建、图像编码和国际标准、图像分割原理和典型方法、目标表达描述、特征提取和测量误差、数学形态学方法。读者可从中了解图像处理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典型技术并应能据此解决实际图像应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包括许多讲解例题,每章均有要点小结、参考文献介绍和练习题(部分练习题还提供了解答)。
  《图像处理和分析教程》可作为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科学及计算机视觉等学科大学本科专业基础课教材,也适合作为远程教育或继续教育中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大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教材,还可供涉及图像技术应用行业(如生物医学、广播电视、工业自动化、文档识别、机器人、电子医疗设备、遥感测绘、智能交通、军事侦察等)的科技工作者自学和科研参考。
【作者简介】
  章毓晋 1989年获比利时列日大学应用科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3年先后为荷兰德尔夫特大学博士后及研究人员。1993年到清华大学工作。1997年起被聘为教授,1998年起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已在国内外发表了300多篇图像工程研究论文,编写了20本教材和专著。现为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该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图像及应用
1.1.1不同波段的图像
1.1.2不同类型的图像
1.1.3图像应用领域
1.2图像工程概述
1.2.1图像工程的3个层次
1.2.2相关学科
1.3图像表示和显示
1.3.1图像和像素
1.3.2图像显示
1.4图像存储与格式
1.4.1图像存储器件
1.4.2图像文件格式
1.5本书内容提要
1.5.1图像技术分类和选取
1.5.2如何学习使用本书
总结和复习

第2章图像采集
2.1几何成像模型
2.1.1投影成像几何
2.1.2基本模型
2.1.3一般模型
2.2亮度成像模型
2.3采样和量化
2.3.1空间分辨率和幅度分辨率
2.3.2图像质量与采样和量化
2.4像素间联系
2.4.1像素邻域
2.4.2像素间距离
2.5图像坐标变换
2.5.1基本坐标变换
2.5.2几何失真校正
总结和复习

第3章空域图像增强
3.1灰度映射
3.1.1灰度映射原理
3.1.2灰度映射示例
3.2图像运算
3.2.1算术运算
3.2.2逻辑运算
3.3直方图修正
3.3.1直方图均衡化
3.3.2直方图规定化
3.4空域滤波
3.4.1原理和分类
3.4.2线性平滑滤波器
3.4.3线性锐化滤波器
3.4.4非线性平滑滤波器
3.4.5非线性锐化滤波器
总结和复习

第4章彩色图像增强
4.1三基色与色度图
4.1.1三基色
4.1.2色度图
4.2彩色模型及转换
4.2.1面向硬设备的彩色模型
4.2.2面向视觉感知的彩色模型
4.3伪彩色增强
4.4真彩色增强
4.4.1处理策略
4.4.2彩色单分量增强
4.4.3全彩色增强
总结和复习

第5章图像变换
5.1傅里叶变换
5.1.1可分离和对称变换
5.1.22-D傅里叶变换
5.1.3傅里叶变换定理
5.2沃尔什和哈达玛变换
5.2.1沃尔什变换
5.2.2台达玛变换
5.2.3两种变换的联系
5.3离散余弦变换
5.4霍特林变换
5.4.1变换的计算
5.4.2变换的特点
总结和复习

第6章频域图像增强
6.1低通滤波器
6.1.1理想低通滤波器
6.1.2实用低通滤波器
6.2葛通滤波器
6.2.1基本高通滤波器
6.2.2特殊高通滤波器
6.3带阻带通滤波器
6.3.1带阻滤波器
6.3.2带通滤波器
6.3.3陷波滤波器
6.3.4交互消除周期噪声
6.4同态滤波器
6.5空域技术与频域技术
6.5.1空域技术的频域分析
6.5.2空域或频域技术的选择
总结和复习

第7章图像恢复
7.1图像退化和噪声
7.1.1图像退化示例
7.1.2基本退化模型
7.1.3噪声介绍
7.1.4噪声概率密度函数
7.2空域噪声滤波器
7.2.1均值滤波器
7.2.2排序统计滤波器
7.2.3自适应滤波器
7.3组合滤波器
7.3.1混合滤波器
7.3.2选择性滤波器
7.4无约束恢复
7.4.1无约束恢复模型
7.4.2逆滤波
7.4.3消除匀速直线运动模糊
7.5有约束恢复
7.5.1有约束恢复模型
7.5.2维纳滤波器
总结和复习

第8章图像投影重建
8.1投影重建方式
8.1.1透射断层成像
8.1.2发射断层成像
8.1.3反射断层成像
8.2投影重建原理
8.2.1基本模型
8.2.2拉东变换
8.2.3逆投影
8.3傅里叶反变换重建
8.3.1基本步骤和定义
8.3.2傅里叶反变换重建公式
8.3.3头部模型重建
8.4卷积逆投影重建
8.4.1连续公式推导
8.4.2离散计算
8.4.3扇束投影重建
8.5级数展开重建
8.5.1重建模型
8.5.2代数重建技术
8.5.3级数法的一些特点
总结和复习

第9章图像编码基础
9.1图像压缩和数据冗余
9.1.1图像压缩原理
9.1.2数据冗余类型
9.2图像保真度
9.2.1客观保真度准则
9.2.2主观保真度准则
9.3编码定理
9.3.1信息和信源描述
9.3.2无失真编码定理
9.4.变长编码
9.4.1哈夫曼编码
9.4.2算术编码
9.5位平面编码
9.5.1位面分解
9.5.2位面编码
总结和复习

第10章图像编码技术和标准
10.1预测编码
10.1.1无损预测编码
10.1.2有损预测编码
10.2变换编码
10.2.1基于DCT的变换编码
10.2.2基于DWT的变换编码
10.3静止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10.4运动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总结和复习

第11章基本图像分割技术
11.1图像分割定义和技术分类
11.1.1图像分割定义
11.1.2图像分割技术分类
11.2并行边界技术
11.2.1边缘及检测原理
11.2.2一阶导数算子
11.2.3二阶导数算子
11.2.4边界闭合
11.3串行边界技术
11.3.1图搜索
11.3.2动态规划
11.4并行区域技术
11.4.1原理和分类
11.4.2全局阈值的选取
11.4.3局部阈值的选取
11.4.4动态阈值的选取
11.5串行区域技术
11.5.1区域生长
11.5.2分裂合并
总结和复习

第12章典型图像分割算法
12.1SUSN检测算子
12.1.1USAN原理
12.1.2SUSAN算子边缘检测
12.2主动轮廓模型
12.2.1主动轮廓
12.2.2设计能量函数
12.3特色的取阈值技术
12.3.1多分辨率阈值选取
12.3.2类间最大交叉熵阈值
12.3.3类内最小模糊散度阈值
12.3.4借助过渡区选择阈值
12.4分水岭分割算法
总结和复习

第13章日标表达和描述
13.1目标标记
13.2基于边界的表达
13.2.1技术分类
13.2.2链码
13.2.3边界段和凸包
13.2.4边界标记
13.2.5多边形
13.2.6地标点
13.3基于区域的表达
13.3.1技术分类
13.3.2空间占有数组
13.3.3四叉树
13.3.4金字塔
13.3.5围绕区域
13.3.6骨架
13.4基于边界的描述
13.4.1简单边界描述符
13.4.2形状数
13.4.3边界矩
13.5基于区域的描述
13.5.1简单区域描述符
13.5.2拓扑描述符
13.5.3不变矩
总结和复习

第14章特征提取和测量误差
14.1区域形状特征及测量
14.1.1形状紧凑性
14.1.2形状复杂性
14.2区域纹理特征及测量
14.2.1统计法
14.2.2结构法
14.2.3频谱法
14.3运动检测及测量
14.3.1差图像的计算
14.3.2累积差图像的计算
14.4特征测量的准确度
14.4.1准确度和精确度
14.4.2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
14.4.3直线长度测量
总结和复习

第15章数学形态学方法
15.1二值形态学基本运算
15.1.1膨胀和腐蚀
15.1.2开启和闭合
15.2二值形态学组合运算
15.2.1击中.击不中变换
15.2.2组合运算
15.3二值形态学实用算法
15.4灰度数学形态学
15.4.1灰度图像排序
15.4.2灰度膨胀和腐蚀
15.4.3灰度开启和闭合
总结和复习
部分练习题解答
参考文献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