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9)全新未拆封
  •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9)全新未拆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9)全新未拆封

3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伏瞻、刘雅鸣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1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z3

上书时间2024-06-26

琴棋書畫

八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谢伏瞻、刘雅鸣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1
  • 版次 1
  • ISBN 9787520157704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0页
【内容简介】
本书由社科院城环所和国家气候中心共同组织编写,各篇报告的作者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国际气候制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密切跟踪国际谈判的进程,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咨询,其中多名作者连续在之前的7本气候变化绿皮书中撰稿,写作风格较为成熟。 
今年的绿皮书已经是“气候变化绿皮书”的第11本,根据国际、国内气候、政治环境变化,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进程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分析,特别是对特朗普当上美国总统后,美国的气候政策变化与中国的应对进行了剖析;同时,从海绵城市建设、能源互联网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以及绿色能源发展方面对国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进行分析;为了以数据更具体地反映气候变化的状况,特别设置低碳发展指标及排名、中国暴雨韧性城市排名及分析。
【作者简介】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政策、公共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历任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河南省政府省长、河南省委书记;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1991年、2001年两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1992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先后主持完成《东亚金融危机跟踪研究》、《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政策研究》、《经济全球化与政府作用的研究》、《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研究》和《不动产税制改革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

刘雅鸣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理事会成员,世界气象组织(WMO)中国常任代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中国代表。曾任水利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水文局局长、人事司司长,长江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长江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巢清尘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理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气候系统分析及相互作用、气候风险管理以及气候变化政策研究。现任全球气候观测系统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生态红线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第三次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编写专家组副组长,第四次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领衔作者。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社会发展领域环境专题气候变化子领域副组长。
庄贵阳  经济学博士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首席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目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计划气候变化经济学优势学科建设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秘书长。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在低碳经济与气候变化政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开展大量前沿性研究工作,为国家和地方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规划制定提供学术支撑。
胡国权  国家气候中心副研究员,理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数值模拟、气候变化应对战略。先后从事天气预报,能量与水分循环研究,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和数值模拟,以及气候变化数值模拟和应对对策等工作。
潘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委员,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气候变化经济学、城市发展、能源与环境政策等。担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四、五、六次评估报告主要作者。先后发表学术(会议)论文200余篇,撰写专著4部,译著1部,主编大型国际综合评估报告和论文集8部;多项研究成果获奖,
【目录】
Ⅰ 总报告
.1 全球气候风险与中国防范策略 巢清尘 胡国权 冯爱青/001

Ⅱ 专题评价报告
.2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评价研究 中国城市绿色低碳评价研究项目组/020

Ⅲ 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进程
.3 全球气候治理制度变迁与挑战 李慧明/040
.4 主要国家长期低排放战略要点及启示 刘哲 杨雅茹/056
.5 国际谈判中气候灾害风险治理及中国应对策略 刘硕/068
.6 国家自主贡献实施细则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樊星 柴麒敏/082
.7 提高信息透明度对降低应对气候变化决策风险的贡献 王田 高翔/094
.8 《巴黎协定》下的碳市场机制建设和实施及其风险 段茂盛 陶玉洁 李梦宇/112
.9 联合国安理会气候安全议题及其潜在风险 刘长松 徐华清/127
.10 欧盟适应气候变化机制 雷恩?格兰西/141
.11 巴西气候政策行动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影响 王海林 刘滨/155

Ⅳ 国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12 中国碳市场进展 张昕/170
.13 中国电动汽车激励政策的发展与影响 冯金磊/184
.14 滨海城市应对台风灾害探索——以珠海市防台风实践为例 兰小梅/198
.15 我国气候保险的实践探索及发展建议 饶淑玲 李新航/214
.16 青海省气候变化及风险应对 闫宇平 胡国权 刘彩红/227
.17 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变化及气候风险 周兵 曾红玲 赵琳 韩振宇/239
.18 气候变化对森林防火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艾婉秀 吴英 王长科 梁莉/259

Ⅴ 研究专论
.19 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方案的研究及建议 祁悦 柴麒敏/274
.20 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刘钊 蔡闻佳 宫鹏/283
.21 2022年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与进展研究 张莹/298
.22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学指南发展和影响评述
  朱松丽 蔡博峰 方双喜 朱建华 高庆先/311
.23 IPCC《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解读
  王朋岭 巢清尘 黄磊 袁佳双 陈超/324
.24 IPCC《气候变化与土地》特别报告解读 王长科 黄磊 巢清尘/334
.25 提升城市韧性的案例与经验:以北京气象部门应对暴雨灾害为例
   宋巧云 段欲晓 林陈贞/343

Ⅵ 附录
.26 世界各国与中国社会经济、能源及碳排放数据 朱守先/352
.27 全球及“一带一路”区域气候灾害历史统计 翟建青 谈科/383
.28 中国气象灾害历史统计 翟建青 谈科/396
.29 缩略词 胡国权 张兴/408

Abstract/413
Contents/41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