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流诗学:话本小说艺术与审美特性研究
  • 交流诗学:话本小说艺术与审美特性研究
  • 交流诗学:话本小说艺术与审美特性研究
  • 交流诗学:话本小说艺术与审美特性研究
  • 交流诗学:话本小说艺术与审美特性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交流诗学:话本小说艺术与审美特性研究

44 9.2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委艳 著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给一

上书时间2024-02-28

后汉书屋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委艳 著
  •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2
  • 版次 1
  • ISBN 9787564939441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1页
【内容简介】
  《交流诗学:话本小说艺术与审美特性研究》以古代话本小说为研究对象,探讨话本小说的艺术和审美特性。话本小说作为明清之际的通俗小说其产生具有非常复杂的时代背景,除了时代经济等客观因素之外,还与源远流长的“说话”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时代经济和人文环境为“说话”艺术的“书面化”及其传播提供了基础,而“说话”艺术长期形成的艺术形式为话本小说文本叙述方式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正是“说话”艺术形式的交流性形成特性和话本小说对“说话”口头艺术的“写/读”交流方式的书面化改造,构成了话本小说特有的内置“拟书场”的叙述格局。以此为基础,话本小说的“交流性,对其文本艺术形式和审美特性具有强大的塑造作用,使话本小说从文本的艺术形式到审美都具有了这种特性,可以说,话本小说核心的艺术和审美特性是“交流性”。这种“交流性”通过话本小说的文体、结构、情节、文化叙事模式和意识形态特征等等各方面表现出来,并由此构筑了话本小说交流诗学系统。
【作者简介】
  王委艳,河南省内黄县人,文学博士、博士后,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青年B类),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15),信阳市优秀青年社科人才(2018)。出版专著2部,在《河北学刊》、《人文杂志》等核心期刊和普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地市级课题多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主要研究方向:当代文艺理论与批评、叙述学。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话本小说研究状况述略
第一节 话本小说研究状况
第二节 话本小说研究的“文本一理论”模式成果评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话本小说文本形式的交流性塑形
第一节 两宋城市繁荣和娱乐场的生成与运作
第二节 明中后期至清初的时代经济、思想潮流和文人生存状况
第三节 话本小说序跋的小说观念和文本塑形自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本小说交流性文体――“说话体”
第一节 文学文体学与话本小说文体研究
第二节 话本小说标题的演变、类型和功能
第三节 话本小说文体的口头艺术特征及其书面化
第四节 叙述代理和角色跳跃
第五节 话本小说的“韵”与“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话本小说立体型网格状结构
第一节 小说结构论:历史与方法
第二节 主题结构的强势化与交流性
第三节 话本小说的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
第四节 话本小说连缀故事的结构和时空逻辑
第五节 话本小说奇书文体、转折性结构和劝谕图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话本小说交流性情节模式
第一节 母题的交流性筛选
第二节 话本小说的叙事节奏
第三节 话本小说戏剧性情节模式及其交流性
第四节 话本小说情节的议论、假设和说明
第五节 话本小说情节的空间模式――场面化及其交流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话本小说的文化叙事与意识形态交流
第一节 文化标志物的形态与叙事功能
第二节 遵从式文化叙事与背反式文化叙事
第三节 作者意识形态、文本意识形态和读者意识形态
本章小结
结语:以“交流性”为核心的文本诗学系统
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