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宗教与宗教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宗教与宗教学

30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晏可佳 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5-1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库存新书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晏可佳 编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5
  • 版次 1
  • ISBN 9787208092303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2页
  • 字数 22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辉煌60年·社会发展与学术成长丛书
【内容简介】
《辉煌60年:中国宗教与宗教学》力图比较全面地反映新中国60年来中国宗教、宗教工作以及宗教学研究发展所走过的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60年来尤其是最近30年来,宗教界、宗教工作部门以及宗教的教研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如何影响和推动中国宗教事业逐步走上一条正常化轨道的;对于今后进一步探讨我国宗教发展的基本规律,推动相关公共政策的不断完善,发挥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中国宗教和宗教学60年回眸(代序)
一、60年来宗教工作曲折坎坷,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二、60年里宗教与祖国同命运,在调适中努力转变
三、60年中宗教研究艰难起步,在思考中创新进取

第二章宗教政策和宗教工作
一、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由来及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宗教国情
二、制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让宗教成为中国信教群众自己办的宗教事业
三、极左思潮影响宗教政策,宗教工作遭到一场浩劫
四、完善、贯彻落实宗教政策,宗教工作领域拨乱反正
五、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六、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七、结语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当代宗教问题
一、19491957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确立
(一)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展开系统论述
(二)针对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特点,提出了著名的“五性说”
(三)推进了无神论的政党政治和统战理论的发展
(四)对宗教的作用展开了初步探讨
二、“左”倾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影响
三、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我国当代宗教问题认识的深化

第四章中国当代佛教和佛教研究
一、改造与革新:佛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际遇
(一)佛教界参政议政,积极参与新时代的改造
(二)成立中国佛教协会,实现全国各族佛教徒的大团结
(三)创建中国佛学院,推动新型佛教教育发展
(四)创办《现代佛学》,开展佛学研究
(五)积极开展国际佛教文化交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二、恢复与振兴:佛教在“文革”后获得新生
(一)艰难中的恢复与发展
(二)“佛教是文化”命题下的佛学研究
三、繁荣与挑战:佛教在社会互动中继续前行
(一)“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中国佛教的世界性命题
(二)“以戒为师”:中国佛教信仰的主体性呼唤
(三)“众善奉行”:中国佛教信仰实践的社会性路径

第五章中国当代道教和道教研究
一、60年来道教研究的基本历程
(一)道教研究的缓慢开展和近乎停顿
(二)恢复和发展期
(三)繁荣和收获期
(四)全面拓展和深入期
二、60年来道教研究的主要收获
(一)道教史研究
(二)道教经籍的整理与研讨
(三)道教思想与哲学研究
(四)道教科仪和法术研究
(五)道家养生学和内丹、气功学探索
(六)外丹黄白术和其他科学研究
三、站在新起点上的反思

第六章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教学的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伊斯兰教的发展
(一)各族穆斯林新生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
(二)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伊斯兰教的境遇
(三)改革开放后伊斯兰教的正常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伊斯兰教研究的主要成就
(一)学术研究的波折起伏
(二)伊斯兰教研究的复苏
(三)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

第七章中国当代天主教与天主教研究
第八章中国基督教和基督教学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基督教面貌的根本改变
(一)新中国成立后,基督教面临新的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认真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广大宗教界人士
(三)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促使基督教人士发起三自爱国运动
(四)三自爱国运动使中国基督教的政治面貌发生根本改变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基督教
(一)基督教的恢复和发展
(二)在三自原则指导下,基督教各项事业全面推进
(三)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
三、中国基督教学研究
(一)基督教史学
(二)基督教哲(神)学
(三)宗教社会学

第九章宗教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双重探索
一、欧美宗教社会学经典的译介
(一)经典论著的当代影响
(二)“世俗化”理论的关注
(三)“宗教市场论”的译介与讨论
二、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关系的研究
(一)宗教与社会变迁
(二)宗教组织的研究
(三)宗教与身份认同的研究
(四)宗教的社会服务与慈善事业
三、发展中的中国宗教社会学
(一)中国经验的宗教社会学论著
(二)中国人的“宗教性”研究
(三)宗教“社会化”的问题研究
(四)不是结论的结论

第十章当代中国宗教和国家安全
一、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二、宗教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路径和范式
(一)宗教作用中国国家安全的功能路径
(二)宗教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多重范式
(三)内外环境与国家宗教安全的交互关系
三、安全化理论及其有限安全化政策建议
(一)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化”理论
(二)“有限安全化”政策建议
四、结语

第十一章改革开放以来的民间信仰研究综述
一、民间信仰进入学术研究视野
二、民间信仰的概念与内涵
三、民间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
四、民间信仰与制度性宗教
五、民间信仰与儒家传统
六、认识民间信仰的主体价值与现代性
七、国家·社会·社区:民间信仰的研究进路
八、民间信仰研究有待于理论上的突破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库存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