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北京看中国城市环保出路
  • 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北京看中国城市环保出路
  • 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北京看中国城市环保出路
  • 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北京看中国城市环保出路
  • 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北京看中国城市环保出路
  • 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北京看中国城市环保出路
  • 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北京看中国城市环保出路
  • 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北京看中国城市环保出路
  • 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北京看中国城市环保出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北京看中国城市环保出路

2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永锋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3-3

上书时间2024-06-23

再来一本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冯永锋
  •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1231270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1页
  • 字数 437千字
【内容简介】
《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北京看中国城市的环保出路》是诗人、光明日报记者冯永锋的第二本环保著作,与上一本《拯救云南》不同的是,这一次冯永锋把目光放在了城市,他认为城市是生态最恶劣的地方,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需要环保拯救;同样,城市也负有比农村更大的环保责任。而在当前,城市居民非常需要一本用市民眼光去观察、用报告文学文体撰写的环保普及读物。

  可以说,这是一本目前最合意的环保入门书,这本书既能帮助城市人读董面前的城市,也能帮你思考生命的责任。

  可能很多人没有想过,城市的生活是最为恶劣的:它生态供给力*,而污染负荷率最高。因此,对人更重要。它可以说是衡量每个个体幸福感、愉悦感、归属感、永恒感的*标尺。

  读一读此书,你可能会夜半惊醒,突然明白自身的处境。钱、财、物、生命、健康,在生态面前,在文化面前,是那么的无力和虚假。

  只有认清真相的眼睛,看透真相的头脑,才能让你摆脱人事的纠纷,及时转向对自然的关爱,进而从追逐人与人的和谐,升华到追逐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此后的生活中,你仍旧会时时感觉到困境扑面而来,甚至越解决困难越多,就像越读书越觉得无知一样。然后你会发现;此前生活的诸多无趣和低贱,多半都是因为“自私过度”导致。只需要从怎么沼泽里拔出身心,所有的困难都会成为动力,所有的个人欲望都会趋于简单,而所有的能量都会被充分调动,你的每一天,也就会过得充实、体面、乐观、正派、贞洁,富于尊严。你个人矿产中的蕴藏会超常发挥它的能量。

  一切证悟的前提,都在于获得真知。这本书无法给你太多的真知,但至少能够给你足够的勇气。
【作者简介】
冯永锋,1971年生于福建建瓯,1990年考入北京大学,1990年至1991年在石家庄陆军学院军训一年,1991年至1995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学习。1995年至1998年在西藏日报社工作,1998年至今在光明报科技部工作。
【目录】
第1章 问城:生态之眼看变迁

 一、“梁陈方案”悲情、

 二、“北京旧城”在何方

 三、被欺凌的与被尊重的

 四、和平与民主时代:从低地树走向高于树

 五、“远高于树”的超级大城

 六、“首都居民”是否就有“贵族精神”?

 七、“小城时代”的农村习性

 警示报道 北京旧城以年均减少近一方面公里速度消亡

第2章 问废:“城市金矿”与二恶英之争

 一、“循环经济立法那么容易”

 二、参与“垃圾演义”

 三、铁门内外的角力与合流

 四、用生态眼光看四合院

 五 、热火朝天的循环经济讨论

 六、波及北京的民间创新

 七、恶臭可怕还是二恶英可怕

 八、把塑料代揪出来

 九、“底层创业”需要人文关怀

 警示报道 北京阿苏卫垃圾填埋场旁出现高发病时

第3章 问湿:“欺水”与“造水”

 一、刘振祥忧水

 二、张峻峰核水

 三、侯仁之院士救水

 四、“玫瑰花”约水

 五、“污泉”流进清华园

 六、北京造水旧略

 七、“洗水”其实是“造水”

 八、贪婪地吸吮雨水

 九、洗去污秽大湖

 十、盼望“污水争夺战”

 十一、“夺水”触发“补偿”热 

 警示报道 北京水新闻两则

第4章 问气:入肺哪得清如许

 一、“沙尘暴”吹出五种狂想

 二、“簸箕”能装多少二氧化碳

 三、把二氧化碳带回家

 四、让地球的“暖被”厚薄适度

 五、人类世、厕所与甲烷

 六、鄙视和拯救高排放者

第5章 问天:“太阳城”并非乌托邦

 一、城市是盘“巨型电炉”

 二、北京有希望成为“太阳城”

 三、中国要建成“太阳国”

 四、示范容易,实践很难

 五、回风有术,生物至能

 六、“太阳城”的骨肉是“绿色建筑”

 七、“第五能源”突围之困

 八、“发光二极管”遭遇“风光互补”

 警示报道 地源热泵:明日沈阳的环保“中央空调”

第6章 问路:冰层下的快速公交与电动车

第7章 问荒:城市空村弥漫

第8章 问人:谁禁得起“环境责任追究”

附录1:“直面污染”的活建议书

附录2:“自然大学”手册

附录3:不知细节谁裁出

后记:迷雾与寓言

编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