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文献汇编(1917—1949)(16开精装 全43册 )
  • 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文献汇编(1917—1949)(16开精装 全43册 )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文献汇编(1917—1949)(16开精装 全43册 )

26832 7.8折 34400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康文龙 吕延勤 彭冰冰 主编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79200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其他

定价34400元

上书时间2024-04-19

北京经济网上书店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文献汇编(1917—1949)(16开精装 全43册 )
作者: 康文龙 吕延勤 彭冰冰 主编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 9787501379200
出版时间: 2023-11
定价¥34400.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1917—1949)”(批准号20&ZD015)成果,由嘉兴学院康文龙、吕延勤、彭冰冰主编,是我国第一部关于1917—1949年间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史的资料集成,全面搜集、系统1917—1949年间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经典著作译本、阐释著作、列宁传记等100余种,如广州人民出版社1921年出版的“列宁全书”等,按出版传播的年月顺序编排,揭示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基本规律、传播历史、传播特点和传播经验。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文献存世数量稀少且馆藏极为分散,课题组探访了海内外上百家收藏单位,搜集到一批稀缺、珍贵资料,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推进提供扎实的史料基础。

作者简介

康文龙,1971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南开大学哲学博士,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教授,嘉兴学院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主要科研成果有:《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料长编(1917—192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料长编(1917—1927)》《“重读马克思”方法论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法论问题研究》等。

吕延勤,1962年9月出生,学士,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嘉兴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嘉兴学院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等方面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1917—1949)”首席专家,主要科研成果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料长编(1917—1927)》《红船精神》《红船精神:历史地位、当代意义及永恒价值》等。

彭冰冰,1979年11月生,江西遂川人,博士,教授。现任嘉兴学院人文社科处处长、嘉兴学院“南湖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嘉兴学院基地负责人、嘉兴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负责人。兼任教育部2021—2025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2021—2025年高等学校本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专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传播史研究。2016年入选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2020年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序 言

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 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李忠杰

一九一七年的十月革命,震撼了世界,也震撼了中國。伴隨着阿芙樂爾巡洋艦的炮聲,列寧主義傳入了中國。雖然這時列寧主義還没有在正式意義上被使用,但許多報刊廣泛報道和討論俄國的社會變革及其理論,列寧的各種著作以及介紹俄國革命和列寧思想的著作也陸續在中國出版,促進了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列寧主義是狹義的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又是廣義的馬克思主義的一個發展階段和組成部分。列寧主義提供了解决中國問題的一套全新方案。中國一批充滿激情和理想的知識分子,在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同時也接受了列寧主義,下决心走俄國的道路,以俄爲師改造中國和世界。在列寧的世界革命理論指導下,也基於蘇維埃俄國的生存需求,共産國際積極向東方尋求同盟者。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成爲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大成果,也成爲俄共(布)和共産國際在中國深耕的最大成果。此後,隨着中國共産黨正式加入共産國際,列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一起,成爲中國共産黨一直高舉的思想旗幟。

一九二三年,蘇聯報刊正式將布爾什維主義稱作“列寧主義”。一九二四年,俄共(布)的正式文件接受了“列寧主義”的提法。列寧逝世後,俄共(布)黨内出現研究列寧主義的熱潮。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一日至二十二日召開的中共四大,專門通過了一份《中國共産黨第四次大會對於列寧逝世一周年紀念宣言》,稱“列寧主義就是資本帝國主義專權時代的馬克思主義,是消滅帝國主義的唯一武器”,“是我們自己解放自己的唯一武器”,“中國的工農階級和被壓迫民衆”要“站在列寧主義的旗幟之下,實行列寧主義,與全世界的工農階級聯合起來去消滅世界資本帝國主義”。

一百年來,列寧主義始終指導着中國共産黨的實踐,影響了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國共産黨在探索推進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也不斷反對教條主義等錯誤傾向,端正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從中國實際出發,深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認識,提出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進而又提出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要求,先後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和時代化。

總結歷史經驗是歷史和理論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如同圍棋賽後的復盤一樣,學習和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需要復盤,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需要復盤,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和智慧更需要復盤。當今世界,如何認識和對待列寧主義,已經成爲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課題,需要我們通過深入和實事求是的研究,作出科學的有理有據的回答。對列寧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全過程進行準確的復盤,有助於總結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歷史經驗,有助於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綫正確認識和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有助於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進一步實行“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進程。

正因爲如此,嘉興學院以吕延勤爲首的研究團隊,花費巨大的精力,搜集、整理和編纂了這套《列寧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文獻彙編(一九一七—一九四九)》。該套叢書共四十三册,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出版,作爲對列寧逝世一百周年的紀念,也以此將列寧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記於史册、呈於社會,作爲研究和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

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起步於中國共産黨的創建時期,廣泛傳播於中國共産黨的延安時期。到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已經有大量列寧主義的著作文獻被翻譯、出版。統計表明,列寧的重要著作基本都已經有了中文譯本。從一九二一年列寧著作第一個中譯本出版到一九四九年底,不計算彙編性質的圖書如《列寧文選》《列寧選集》等,僅列寧著作中譯圖書已搜集到的就有一百五十多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列寧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文獻主要包括:一、列寧撰寫的書籍、文章、書信和列寧演説的中譯本;二、斯大林、托洛茨基、普列漢諾夫、布哈林等人詮釋列寧主義的圖書、文章的中譯本;三、海外學者傳播列寧主義的圖書的中譯本;四、中國革命領袖和理論家宣傳列寧主義的圖書、文章;五、國内學者傳播列寧主義的圖書、文章;此外,還有各種通訊報道、書籍廣告等。

《列寧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文獻彙編(一九一七—一九四九)》是二〇二〇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列寧主義在中國傳播文獻搜集、整理與研究(一九一七—一九四九)”的階段性成果,是列寧主義在中國傳播史研究的一項基礎性工程。編者從搜集到的近二百種列寧主義著作中譯本中選擇了品質較高的一百餘種圖書加以輯録,部分是稀見的列寧著作中譯本,采用原版影印的方式呈現,使百年來列寧主義的文獻以歷史原貌重新面世。該套叢書還有意識地把列寧重要著作的不同譯本同時輯録,目的在於通過版本的比較感受列寧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版本史和認識史。

《列寧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文獻彙編(一九一七—一九四九)》是我國第一部列寧主義經典著作中譯本原版影印文獻彙編,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傳播價值。這些著作反映了列寧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歷史進程和基本面貌,是見證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傳播史的難得文獻。它的出版爲馬克思列寧主義傳播史的研究、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提供了扎實的基礎性資料,在傳播史方面填補了資料性空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嘉興學院和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爲這套叢書的編纂和出版做出了值得稱道的貢獻。

二〇二四年一月二十一日,是列寧逝世一百周年紀念日,彙集出版列寧主義著作早期中文譯本,是對列寧的紀念和緬懷。通過對列寧著作在中國傳播的歷史考察,重温列寧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歷史場景。我們要認真總結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傳播和應用的歷史經驗,更加科學和深入地學習理解列寧主義思想,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推進馬克思主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正確應對各種考驗和風險,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二〇二三年十月

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前 言

嘉興學院紅船精神研究中心 康文龍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十月革命把馬克思主義從一種理論設想變成了現實社會制度構建,開創了人類社會嶄新的發展道路。列寧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傳播偉大歷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列寧主義更是成爲中國共産黨革命思想的直接來源。列寧主義黨建學説、民族革命理論和帝國主義理論傳入中國,産生了重要影響。可以毫不誇張地説,不理解列寧主義中國傳播的意義就没辦法深入理解、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神實質。

爲了通過經典著作中譯本早期版本反映列寧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發展歷程,體現列寧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基本面貌,促進列寧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研究,在列寧逝世一百周年之際,我們特别編輯了《列寧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文獻彙編(一九一七—一九四九)》(以下簡稱《彙編》),這是我國第一部列寧主義經典著作中譯本原版影印文獻彙編。



《彙編》是二〇二〇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列寧主義在中國傳播文獻收集、整理與研究(一九一七—一九四九)”的階段性成果。《彙編》輯録有三類圖書:一是列寧著作中譯本,二是詮釋、傳播列寧主義著作的中譯本,三是介紹列寧生平事迹的圖書。每一類圖書按照其在中國出版的先後進行排序。本書的編輯原則如下:(一)聚焦列寧著作在中國出版、印刷的單行本圖書。我們知道,“列寧”是布爾什維克黨的創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領導人、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化名之一。本書彙輯的文獻大多數署名爲“列寧”,也有署名“伊力基”“烏梁諾夫”“弗·依·列寧”的少數著作。(二)列寧主義傳播文獻出版印刷時間以一九一七—一九四九年爲限,此後的不涉及。(三)本書彙輯的文獻主要以圖書出版印刷時間爲序排列成册,相同圖書的不同譯本相對集中,以第一譯本初版的出版時間爲凖。對於同一圖書的不同譯本、不同版本,都應收盡收,彙輯入册。(四)保證底本質量。由於戰争年代印刷、出版條件的限制,再加上年代久遠,有些搜集到的圖書底本品相較差,未能達到出版要求,因此,這次主要精選了品相較好的一百餘部、兩萬餘頁的文獻彙輯出版。其他的文獻等技術處理修復或者找到更清晰的版本後再出版。(五)遵循爲歷史留真的原則,本輯以影印出版的形式,不作删减,展現歷史原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