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下):中华翻译研究丛书第二辑
  • 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下):中华翻译研究丛书第二辑
  • 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下):中华翻译研究丛书第二辑
  • 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下):中华翻译研究丛书第二辑
  • 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下):中华翻译研究丛书第二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下):中华翻译研究丛书第二辑

外观如图 内页嘎嘎新11

100 6.4折 156 九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查明建;谢天振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M15

上书时间2024-05-05

博轩阁书屋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查明建;谢天振
  •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2
  • 版次 1
  • ISBN 9787535147332
  • 定价 156.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12页
  • 字数 119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描述和分析了不同时期的翻译状况、翻译选择特点等。它以翻译事件为核心,关注的是翻译事件和文学翻译的历时性发展线索,阐释各个时期文学翻译的不同特征及其文化、文学原因。它是翻译文学史撰写的基础,为翻译文学史的撰写提供基本的史料和发展线索,在文学翻译事实的基础上,展开了文学关系、文学影响、翻译文学意义等方面的讨论。

  本书在每个时期文学翻译的“概述”中,一般都描述当时的文化语境,指出该时期文学翻译的特征,分析意识形态、文学观念等因素对文学翻译选择的影响,总结该时期文学翻译的得失。至于不同时期中国对具体国别文学翻译选择的多寡、喜恶迎拒态度,本书也在相应的部分有一些交代和分析。

  翻译家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因此,本书在相关的地方;设立专门的章节,介绍翻译家的生平和翻译贡献。
【作者简介】
查明建1964年生,安徽东至人1999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留校任教。2003年毕业于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已在内地和港台学术刊物上发表比较文学和翻译文学研究方面的论
【目录】
前言

上编 中国近现代外国文学翻译(1898-1949)

 第一章  外国文学翻译的发轫期(1898-1916)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小说翻译

  第三节  清末民初的诗歌、戏剧翻译

  第四节  早期的翻译机构和译介外国文学的期刊

 第二章  清末民初的文学翻译家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的开拓者梁启超、严复、林纾

  第二节  早期的文学翻译家

 第三章  外国文学翻译的繁荣期(1917-1937)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俄苏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英美文学的翻译

  第四节  法国文学的翻译

  第五节  德语文学的翻译

  第六节  “弱小民族文学”及欧洲其他国家文学的翻译

  第七节  日本和亚洲其他国家文学的翻译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40年代的外国文学翻译(1938-194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俄苏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英美文学的翻译

  第四节  法国文学的翻译

  第五节  德国和德语文学的翻译

  第六节  欧洲其他国家文学的翻译

  第七节  日本和亚洲其他国家文学的翻译

 第五章  中国现代外国文学翻译家

  第一节  外国文学译介的杰出贡献者鲁迅、周作人、茅盾、郭沫若、郑振铎

  第二节  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

  第三节  中国现代外国文学翻译家

 第六章  文学社团、文学期刊和翻译出版机构的贡献

  第一节  《新青年》与五四文学翻译热潮的兴起

  第二节  文学研究会与《小说月报》、《文学旬刊》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第三节  创造社与《创造》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第四节  新月社与《新月》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第五节  未名社与《莽原》、《未名》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第六节  浅草社、沉钟社、语丝社及其创办的刊物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第七节  《现代》、《译文》、《世界文库》等期刊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第八节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文化生活出版社、时代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的翻译贡献

中编 中国当代外国文学翻译(一)(1949-1976)

 第七章  五六十年代外国文学翻译概述(1949-1966)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外国文学翻译的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时期外国文学翻译概况

  第三节  本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成就与缺失

 第八章  俄苏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俄国文学的翻译  

  第二节  苏联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俄苏文学翻译家

 第九章  英美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英国文学的翻译

  第二节  美国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英美文学翻译家

 第十章  法国和德国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法国文学的翻译

  第二节  法国文学翻译家

  第三节  德国和德语文学的翻译

  第四节  德语文学翻译家

 第十一章  东、南、北欧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东欧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北欧文学的翻译

  第四节  南欧及欧洲其他国家文学的翻译

  第五节  东、南、北欧等国文学翻译家

 第十二章  亚非拉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日本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印度文学的翻译

  第四节  阿拉伯文学的翻译

  第五节  朝鲜、越南等亚洲其他国家文学的翻译

  第六节  拉美文学的翻译

  第七节  非洲文学的翻译

  第八节  亚非拉文学翻译家

 第十三章  文革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1966-1976)

  第一节  文革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文革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情况

  第三节  特殊年代的文学翻译特征——文学翻译的政治意识形态化

下编 中国当代外国文学翻译(二)(1977-2000)

 第十四章  八九十年代外国文学翻译概述(1977-2000)

  第一节  八九十年代外国文学翻译的文化语境

  第二节  八九十年代外国文学翻译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八九十年代外国文学翻译的阶段性特征

  第四节  译介与翻译出版外国文学的主要刊物和出版社

  第五节  八九十年代外国文学翻译、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五章  俄苏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俄国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20世纪苏联(俄语)文学的翻译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俄苏文学翻译家

 第十六章  英国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英国古典文学的翻译

  第二节  20世纪英国文学的翻译

 第十七章  美国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19世纪美国文学的翻译

  第二节  20世纪美国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八九十年代英美文学翻译家

 第十八章  法国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法国古典文学的翻译

  第二节  20世纪法国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八九十年代法语文学翻译家

 第十九章  德国和德语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德国古典文学的翻译

  第二节  20世纪德国和德语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八九十年代德语文学翻译家

 第二十章  欧洲其他国家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东欧文学的翻译

  第二节  北欧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南欧及其他国家文学的翻译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东、北、南欧文学翻译家

 第二十一章  加拿大及大洋洲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加拿大文学的翻译

  第二节  大洋洲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澳大利亚文学翻译家

 第二十二章  拉美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拉美诸国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拉美文学翻译家

 第二十三章  日本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日本古典文学的翻译

  第二节  20世纪日本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八九十年代日本文学翻译家

 第二十四章  亚、非洲国家文学的翻译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印度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东亚、南亚、东南亚国家文学的翻译

  第四节  西亚国家文学的翻译

  第五节  埃及和非洲其他国家文学的翻译

  第六节  亚、非文学翻译家

结语 翻译的文化操纵与自我书写——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翻译

参考文献

附录一:人名索引

附录二:书名索引

后记

致读者

编辑的话、补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