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争议问题探索
  • 刑法争议问题探索
  • 刑法争议问题探索
  • 刑法争议问题探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法争议问题探索

5 1.7折 30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泽善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五洲9柜-2L yp22

上书时间2024-12-30

五洲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内页干净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泽善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1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83582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05页
  • 字数 38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南开大学法学院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刑法争议问题探索》以比较研究的视角,主要就刑法分则中争议较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刑法争议问题探索》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选了刑法总论方面的四个专题,分别为:人权与刑法,抽象危险犯的处罚根据,行政刑法的伦理性以及刑罚的正当化根据;第二部分则选了刑法分论方面的十五个专题,分别为:人的始期与终期,相约自杀及教唆、帮助自杀罪,遗弃罪的本质,非法拘禁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名誉权的刑法保护及宪法限制,财物的概念,盗窃罪的保护法益,盗窃罪与非法占有目的之关系,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别,伪造文书罪的基本问题,伪造文书罪之当代展开,伪证罪中的“虚假陈述”,妨害司法罪与共犯,淫秽物品犯罪的处罚依据。这些内容在中外刑法理论界往往颇有争议。
【作者简介】
  郑泽善,男,黑龙江尚志人。1992年4月至2003年3月留日学习,2003年3月获法学博士学位(中京大学)。1997年4月至2003年7月在中京大学、名古屋女子大学等多所大学任非常勤讲师,主讲《法学概论》等课程。2003年8月到南开大学法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比较刑法。著有《刑法总论争议问题比较研究1》,在《法学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等中外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人权与刑法
一、人权思想的形成、变迁及趋势
二、刑法与人权之关系
三、刑事处罚与人权

第二章抽象危险犯的处罚根据
一、形式说的局限性
二、实质说的意义
三、实质性危险判断之构造

第三章行政刑法的伦理性
一、有关行政刑法法律属性的中外学说
二、行政刑罚法规的伦理性
三、行政刑法的伦理性

第四章刑罚的正当化根据
一、刑罚的正当化根据之基本学说评析
二、折中说的产生与我国刑法理论界的主张
三、预防折中说的相对合理性

第二编分则
第五章人的始期和终期
一、有关人的始期的中外学说及相关问题
二、胎儿伤害与伤害罪的关系
三、有关人的终期的中外学说
四、脑死问题

第六章相约自杀及教唆、帮助自杀罪
一、相约自杀以及教唆、帮助自杀罪的本质
二、中外案例概观
三、相约自杀及教唆、帮助自杀行为的法律性质

第七章遗弃罪的本质
一、遗弃罪的保护法益与法律性质
三、遗弃罪的本质
四、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遗弃罪与交通肇事逃逸罪之界限

第八章非法拘禁罪
一、非法拘禁罪的保护法益
二、非法拘禁罪的客观方面
三、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等罪的区别

第九章非法侵入住宅罪
一、非法侵入住宅罪的犯罪对象
二、中外学说概观及评析
三、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成立要件

第十章名誉权的刑法保护及宪法限制
一、名誉权的保护法益
二、侮辱罪与诽谤罪的区别
三、名誉权刑法保护的宪法限制

第十一章财物的概念
一、中外学说概观
二、有体性说之缺陷
三、财产性价值之意义
四、所有权之对象
五、其他情况

第十二章盗窃罪的保护法益
一、有关盗窃罪保护法益之中外学说
二、本权说的缺陷
三、保护占有说的相对合理性

第十三章盗窃罪与非法占有目的之关系
一、盗窃罪的保护法益和非法占有目的
二、非法占有目的必要说
三、非法占有目的不要说的相对合理性

第十四章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一、占有的含义及基准
二、代为保管的占有归属
三、封装物、包装物的占有归属
四、遗忘物的占有归属
五、其他情况

第十五章伪造文书罪的基本问题
一、伪造文书罪保护之法益
二、有形伪造与无形伪造
三、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
四、名义人之界定

第十六章伪造文书罪之当代展开
一、文书的含义
二、磁性记录物、有价证券、复印件的文书性
三、伪造的概念及要件

第十七章伪证罪中的“虚假陈述
一、有关“虚假陈述”之中外学说
二、伪证罪中的陈述之意义
三、伪证罪中的故意

第十八章妨害司法罪与共犯
一、“犯罪的人”之意义
二、关于窝藏·包庇罪、伪证罪与共犯之中外学说
三、妨害司法罪与教唆犯

第十九章淫秽物品犯罪的处罚依据
一、淫秽物品罪的保护法益
二、淫秽概念及公然性
三、淫秽性判断以及基准
四、网络、通讯与淫秽物品犯罪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内页干净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