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时期影视剧中的信用文化传播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新时期影视剧中的信用文化传播研究

45 7.8折 58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河西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文文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恭喜堂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文文 著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0
  • 版次 1
  • ISBN 9787513064064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4页
【内容简介】

本书把新时期影视剧对信用文化的传播作为一个意义传播系统来考量,对创作者、影视作品、影视媒介、受众、效果5个要素及各传播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把这个传播系统置于更大的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以期梳理出影视剧对信用文化的传播规律。本选题主要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意义的建构,即信用文化在影视剧中的影像表征。 第二部分研究意义的呈现,即用文本分析的方式探寻新时期30年来影视剧中的信用文化。第三部分研究意义的赋予,即影视剧制作流程及生态语境。第四部分研究意义的接受,侧重点在于如何更好地提升对信用文化的接受效果。第五部分研究意义的升华,阐述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于更好地传播信用文化的启示。

【作者简介】

刘文文,女,1985年出生。山东大学文艺传播学博士,现为齐鲁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学与艺术的传播。

【目录】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V

 

引 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概念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综述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第一章 意义的建构——信用文化的影像表征 

 

第一节 信用文化在影视剧中的“图式化”体现 

 

一、信用文化界析 

 

二、影视剧中“图式化”的信用文化 

 

第二节 新时期影视剧中信用叙事的结构分析 

 

一、整体型信用叙事和片段型信用叙事 

 

二、信用叙事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第三节 信用文化在影像化建构中的限制因素 

 

一、商业美学的制约 

 

二、影像诗学的限定 

 

三、信用文化的“隐身”与“在场” 

 

第二章 意义的呈现——新时期影视剧中多维视角下的信用叙事 

 

第一节 伦理类影视剧对伦理信用的影像书写 

 

一、不同伦理领域的侧重(婚恋、亲情、友情) 

 

二、空间场域的变迁(农村、小城、都市) 

 

三、伦理信用的文化表征特点 

 

第二节 商贾类影视剧对契约信用的影像表达 

 

一、商贾历史剧对契约信用的阐释 

 

二、商贾现代剧对契约信用的启蒙 

 

第三节 新时期影视剧在信用叙事中的深层思考 

 

一、对“信”文化的寻根与反思 

 

二、对失信的正视与信用文化的重建 

 

第三章 意义的赋予——新时期影视剧中信用文化传播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信用文化转型的社会背景 

 

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二、信用文化的现代性转向 

 

第二节 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一、转型期信用危机的根源 

 

二、构建社会信用文化体系 

 

第三节 创作者的信用文化自觉 

 

一、作者的文化自觉 

 

二、政策环境的优化 

 

三、艺术和市场间的博弈 

 

第四章 意义的接受——影视剧对信用文化的传播价值与效果 

 

第一节 新时期影视剧对信用文化的传播价值 

 

一、议程设置的价值 

 

二、意义启蒙的价值 

 

三、劝导警诫的价值 

 

四、理性重建的价值 

 

第二节 新时期影视剧对信用文化传播效果的提升 

 

一、新时期影视剧对信用文化传播的效果 

 

二、对受众关于信用文化的“期待视界”的考察 

 

三、从“大众”到“受众”再到“公众”的转变 

 

第三节 建构信用叙事的公共领域 

 

一、媒介与公共领域 

 

二、影视剧的信用叙事在公共领域建构中的努力 

 

第五章 意义的升华——交往行为理论启示下的影视剧信用文化传播 

 

第一节 交往行为理论启示下的信用交往观 

 

一、交往行为 

 

二、交往行为合理性 

 

三、传播信用交往模式 

 

第二节 交往行为理论启示下的传播模式 

 

一、消费社会下的迎合与调适 

 

二、新媒体技术的竞争与融合 

 

第三节 形成信用文化的公共话语空间 

 

一、从《乔家大院》看公共话语空间的生成 

 

二、信用文化公共话语空间的传播特点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