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的救赎:香港武侠电影的叙事演变与文化转型:1949-1997(精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想象的救赎:香港武侠电影的叙事演变与文化转型:1949-1997(精装)

50 5.1折 99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河西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郁琪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23

恭喜堂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郁琪
  •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4
  • 版次 1
  • ISBN 9787519456597
  • 定价 9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328页
  • 字数 335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叙事演变和文化转型为关键词,将电影叙事和文化研究关联起来,以回答1949~1997年间的当代香港武侠电影在中国武侠电影作为类型片发展史上的地位,作为香港文化之重要成员在香港文化变迁中的意义这两个问题为核心目标,选题新颖且富有现实意义。本书弥补了中国武侠电影研究无贯通性叙事演变史的缺陷,重构了香港武侠电影发展演变的版图,刷新了香港电影和文化史的面貌。可作为专业研究者和大学相关专业师生的专业阅读书籍,也可供中国武侠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参阅,还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香港武侠电影、香港通俗文化以及中国武侠电影的一般性读物。
【作者简介】
男,1977年7月生,湖南邵阳人。先后毕业于广州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获历史学学士、文艺学硕士、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传播学系、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现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国电影文化、文艺理论与批评方法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演变论(1917-1949)》《想象的救赎:香港武侠电影的叙事演变与文化转型(1949-1997)》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完成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南省教育厅项目2项、湖南省教研教改项目1项。
【目录】
第一章地方主义与地域文化认同的建构——粤语黄飞鸿片集的地方性叙事第一节地方性传说的去时代化和街坊化生产一、地方性人物传说的体系化再造二、活动空间的去历史化和脱时代化三、情节模式的去江湖化和社区化第二节民间美学趣味的视像化呈现一、作为意识形态的粤语方言二、武打功夫的真实感及其“在地性”三、地方民俗文化的狂欢第三节儒家伦理道德的行业化、街坊化和世俗化一、儒家伦理的武行化:“武德”的宣扬二、儒家伦理的社区化:街坊精神的展示三、 儒家伦理的师门化:世俗情趣的张扬第二章传统主义与正统中国的文化想象——新国语刀剑武侠片的古典化叙事第一节中国古典思维模式的无意识重现一、对立冲突的历史化和战争化强化二、个人故事的列传化和古典化改造三、人物性格结构的古典化和正统化回退第二节中国古典美学趣味的电影化建构一、动作风格的电影化及其传统意念二、古典戏曲美学的扬弃和转化三、国画美学和与佛禅意境的营构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张扬一、伦理动机的大我化和儒家化二、欲望叙述的古典化和理学化三、道家的出世和佛教的超越第三章民族主义与反殖民情绪的暧昧呈现——李小龙真功夫电影的反殖民性叙事第一节类殖民地故事情境的想象与建构一、对立冲突的华洋化及其反殖民主义意味二、环境空间的孤岛化和去警察化三、个体身份的无父化和无依感第二节功夫的“中国性”及其“力”与“真”一、功夫“中国性”的刻意呈现二、战无不胜的“力”的展示三、“真”功夫的记录化表现第三节民族尊严和阶级利益的暴力维护一、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民族主义添加二、反经济压榨和情色欲望的节制三、不妥协的反抗与个人英雄主义第四章个性主义与本土意识的双重觉醒——谐趣功夫片的个性化和本土化叙事第一节对立世界的退隐和个人世界的凸显一、对立冲突的淡化与个体的非主动性介入二、两类儿子与两个父亲背后的自我隐喻三、无名空间中的非主动性成长第二节喜剧风格的构成与个性精神的彰显一、功夫与喜剧的相遇和融合二、滑稽的人物形象与情节逻辑三、动作打斗的杂耍化及其疼痛感第三节世俗欲望的追求与传统规矩的反叛一、主体的欲望化及其合理性二、传统规矩的反叛与个体主义的追求三、个性解放的限度与传统道德的皈依第五章“现代”主义与融入世界的体验——新浪潮武侠电影的现代性叙事第一节乱世讽喻中的多元冲突与女性故事一、乱世空间的现实讽喻与现代心境二、多元冲突中的现代思维三、女性成为主体及现代女性意识的呈现第二节诗化光影与现代技术美学一、文戏编排的精英化提升二、动作叙述的写意风格及其现代处理三、视觉特技的运用与世界化接轨第三节伦理重估与“江湖的人质”一、恶的模糊与善的重估二、俗欲的肯定与情欲的敞亮三、英雄的无力和落寞第六章后现代主义与世纪末的狂欢——无厘头武侠片的后现代叙事倾向第一节世界的破碎与人物命运的不确定一、游离于破碎世界的个人二、身份的起落与社会等级结构的穿越三、无可预测的命运和不劳而获的神话第二节惯常叙述逻辑的颠覆与反转一、传统喜剧逻辑的扩展二、正统武打逻辑的反讽三、正常台词与声音逻辑的偏离第三节道德理想主义的解构与建构一、传统道德和等级观念的拆解二、世俗欲望的全面肯定与张扬三、港式后现代的疏离与温情结语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