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演、体制、观众:1949-1966年的社会主义电影明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表演、体制、观众:1949-1966年的社会主义电影明星

45 6.6折 68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河西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丽瑾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恭喜堂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丽瑾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1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62099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4页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49年至1966年的社会主义电影明星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新中国“22大明星”形象与意义的阐释,以表演、体制、观看三个维度各自推进又彼此关联地建构研究框架,探寻中国社会主义电影明星形成的内在机制。

 

本书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电影明星研究议题,探寻其特殊的意义以及建构机制;并尝试在好莱坞和西方明星研究的强势话语之外,建构中国明星研究;同时以新的维度梳理新中国电影史。

 


【目录】

序言:明星和时代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 1

 

前言/ 1

 


 

第一章英雄表演的权力机制与社会主义电影明星身份建构/ 1

 

第一节电影英雄表演的权力机制/ 2

 

第二节从延安“文艺战士”到社会主义电影明星/ 28

 

第三节生在新中国:青春俊美的新生代社会主义电影明星/ 56

 


 

第二章旧上海电影明星的“去明星化”改造与重塑/ 72

 

第一节“去明星化”改造的开端/ 73

 

第二节“去明星化”改造的深化/ 87

 

第三节从旧上海到新中国:电影明星们的身份重塑/ 111

 


 

第三章等级结构与“制度化神圣”:社会主义电影明星的生成机制/ 143

 

第一节电影演员管理体制/ 144

 

第二节电影演员体制的等级化结构/ 162

 

第三节国家与历史话语建构中的新中国“22大明星”/ 183

 


 

第四章“去欲望化”:面向观众的社会主义电影明星的形象与意义/ 213

 

第一节新中国电影观众的培育/ 215

 

第二节“去欲望化”社会主义电影明星形象的建构/ 238

 

第三节“百花奖”与明星的大众评选/ 263

 


 

结语/ 288

 


 

参考文献/ 293

 


 

参考影片/ 30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