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
  • 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
  • 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

3区

180 九品

仅1件

河北沧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基泽勒 著;杨立青 译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8

莀溪旧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德]基泽勒 著;杨立青 译
  •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10
  • 版次 1
  • ISBN 9787806922200
  • 定价 3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2页
  • 字数 27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Harmonik in der Musik des 20. Jahrhunderts
  • 丛书 上音译丛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瓦尔特·基泽勒为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暨音乐理论家,以其对当代音乐作曲理论与技法的研究著称于世。在本书中,他从西方当代音乐各个创作流派不同的文化-人文背景及音乐传承关系出发,以历史的眼光和尽可能客观的态度,对近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当代音乐中和声思维发展的脉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梳理,对20世纪上半叶和声领域的主要倾向(自由无调性、印象主义和扩展的调性)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介和总结,并通过大量摘自具有代表性的当代作曲家作品的实例,有所侧重地对20世纪下半叶60~90年代以多元化为特征的创作思潮中反映出来的各类和声现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其中,对当代音乐中若干新的和声观念(如音块、和声场、音响轴等)的解析以及新的和声技法(如频谱音乐、微分音程音乐以及各类模式化写法)的介绍,在国内同类专业文献中尚属罕见,具有较大的信息量。
  本书虽然不是一部系统的和声教科书,但是,它却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具有承载能力的基石,使之能够作进一步的思考并继续发展”(作者语)。对于从事音乐创作及理论研究的专业工作者及音乐院校的教师、学生来说,不失为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瓦尔特·基泽勒,德国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1919年出生于汉诺威。早年在哥廷根及科隆大学学习音乐、日耳曼语言文学和哲学,后进入科隆国立高等音乐学校学习音乐教育、作曲及指挥。1949年在哥廷根大学获博士学位。自1936年起在该地师范大学任教,1970年就任科隆大学教授,1985年退休。瓦尔特?基泽勒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现当代音乐。重要著作有《二十世纪的作曲技法》、《二十世纪音乐的配器法》和《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等。
【目录】
A引言
20世纪上半叶和声技法发展的状况
B功能性与非功能性的和声技法
a1900年前后调性的解体与勋柏格学派
b德彪西的和声处理方法
c扩展的调性
通向20世纪后三分之一时期和声技法的新道路
C和弦构造
a由相同音程构成的和弦
b由不同音程构成的和弦
c各和弦音集聚在一个八度内而形成的和弦密集化
d和弦在若干八度内的铺展
e换列或转位而形成的和弦变化
f和声技法与泛音结构
g无界定的音束
D和弦序进
a声部进行
b各类模式
E和弦的相互关联
a和弦,音响互补
b场:
1由有限数量的和弦构成的场
2由单一和弦构成的场
3由单一和弦及其派生结构构成的场
4分层结构的场
c中心音或中心音响、轴、镜像结构
d音的岛屿
F作为色彩性因素的微分音程
a以微分音程形成的和弦染色
b微分音程和声技法的可能性与极限
G新和声技法与传统
a传统和声技法因素的复归
b非功能性上下文中的传统和声技法因素
H结语
谱例目录
参考文献目录
专用术语及相关概念索引
人名索引
译者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