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 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 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 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当天发货北京发货

18 5.1折 35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益龙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8

上书时间2024-06-16

幸运书局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陆益龙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0106014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3页
  • 字数 397千字
【内容简介】
《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在理论上传承和发展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理论以及中国社会学中的乡村建设学派的理论传统,从社会转型、社会行动、系统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等理论视角,考察和探讨了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状况、问题、趋势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在方法上把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与典型个案研究结合起来,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经验的相互补充和印证。
【作者简介】
陆益龙,1966年生。200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社会学博士,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国乡村社会研究、中国户籍制度研究、法律与社会研究、水与社会研究等。着有《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流动产权的界定——水资源保护的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嵌入性适应模式——韩国华侨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此外,在《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社会学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数十篇论文。
【目录】
第一编后乡土中国的社会形态
第一章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形态
第一节乡村经济活动形态
第二节乡村政治生活的基本形态
第三节乡村社会与文化生活形态
第四节小结
第二章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
第一节社会发展评估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节乡村社会的人类发展指数
第三节乡村社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第四节乡村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五节乡村社会发展的政策要求
第六节小结
第三章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双二元化
第一节T村概况
第二节城市与乡村:“两栖”生活
第三节大市场与小村落:吸引和排斥
第四节双二元化、不确定性及其风险
第五节小结
第四章乡土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
第一节乡土性与后乡土性
第二节差序格局及其演变
第三节礼治秩序与法治秩序
第四节长老权力与法理权威
第五节村民自治和基层政权
第六节现代性的生产和消费
第七节小结
第二编中国农民的观念及行为
第五章理解农民及其社会行动
第一节农民及其社会特征
第二节农民社会行动的逻辑
第三节组织与农民的行为
第四节文化与农民的社会行动
第五节小结
第六章生男偏重与农民的生育行为
第一节农民生育行为的理论
第二节村落文化构成的生育压力和庇护
第三节农民生育兴趣的文化心理机制
第四节生男偏重的社会影响
第五节农民生育意愿与国家政策需求的均衡
第六节小结
第七章农民的法治意识与法律态度
第一节法治意识:理论及问题
第二节农民对法制系统的支持
第三节农民法治意识的三种图示
第四节小结:法律的社会化与乡村社会的法制化
第八章农民的守法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解释守法行为的两种理论范式
第二节守法行为与法治意识的测量
第三节工具性因素与农民的守法行为
第四节规范意识在农民守法行为中的作用
第五节小结
第九章农民的社会认同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农民的阶级阶层认同
第二节农民的权威认同
第三节农民的社会评价标准
第四节农民的生活满意度
第五节小结:客观现实反映的认同
第十章农民的流动及其群体的边缘化
第一节农民的分化和流动
第二节农民向城市流动的历程
第三节城市农民阶层的边缘化表征
第四节城市农民阶层的边缘化成因
第五节小结:社会排斥的消除与社会再整合
第三编中国乡村社会的政治与经济
第十一章乡村政治与权威格局的变迁
第一节乡村政治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村落政治与权威格局
第三节农村税费改革与乡村政治的变迁
第四节治理抑或建设:乡村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十二章市场转型中的农业发展困境
第一节土地问题
第二节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
第三节农民增收与政府补贴
第四节劳动力转移
第五节合作与农民组织化
第十三章嵌入性政治对乡村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嵌入性:分析政治与经济活动关系的视角
第二节集体经济的衰退:理论解释及其局限
第三节集体化:政治嵌入及其对村落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小结
第四编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十四章社会学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
第十五章农民需要的新农村建设
第十六章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
第十七章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第十八章新农村建设中的制度建设
第十九章多元城市化路径与新农村建设
第二十章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