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大学民族宗教研究所中国民族家教民族志丛书·宗教民俗与生存实践:凉山彝族阿都村落的民族志研究 正版 内页干净
  • 兰州大学民族宗教研究所中国民族家教民族志丛书·宗教民俗与生存实践:凉山彝族阿都村落的民族志研究 正版 内页干净
  • 兰州大学民族宗教研究所中国民族家教民族志丛书·宗教民俗与生存实践:凉山彝族阿都村落的民族志研究 正版 内页干净
  • 兰州大学民族宗教研究所中国民族家教民族志丛书·宗教民俗与生存实践:凉山彝族阿都村落的民族志研究 正版 内页干净
  • 兰州大学民族宗教研究所中国民族家教民族志丛书·宗教民俗与生存实践:凉山彝族阿都村落的民族志研究 正版 内页干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兰州大学民族宗教研究所中国民族家教民族志丛书·宗教民俗与生存实践:凉山彝族阿都村落的民族志研究 正版 内页干净

当天发货 有货 北京发货

55 8.1折 6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钱华 著;王建新 编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4-11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9

上书时间2023-03-17

幸运书局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唐钱华 著;王建新 编
  •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1
  • 版次 1
  • ISBN 9787802549074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8页
  • 字数 2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兰州大学民族宗教研究所中国民族家教民族志丛书
【内容简介】
  中国人类学宗教研究的雄心之一即是:在“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格局中,挖掘56个民族的宗教文化特性,为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性宗教文化与实现多元宗教和谐提供智力支持与理论指导。在当前中国人类学宗教研究区域宗教民族志书写缺失的大背景下,多族群、多区域宗教民族志书写成为亟需的基础性工作。藏彝走廊彝族有着丰富的民族宗教文化资源,以一个(或多个)彝族村落为基础的宗教民族志书写,能为中国人类学宗教研究积累丰富的地方性经验。基于地方性经验基础上的宗教民族志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地方性与区域宗教文化视角审视中国宗教体系,探索中国人类学宗教研究的核心理论与研究特色,最终凝练出对“多元一体”的中国人类学宗教研究的整体理解。
【作者简介】
  王建新,1956年10月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东京大学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专攻文化人类学、民族宗教学及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研究。目前任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民族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臼本文化人类学会会员、美国期刊“AsiaPacificWorld”国际编委等。
  
  唐钱华,男,1983年生,重庆忠县人,201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人类学、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研究。
【目录】
总序
前言
规范彝文、国际音标与阿都土语拼写说明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选点的理由
三、田野过程和方法
第二节文献回顾
一、人类学仪式研究的发展脉络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彝族宗教研究述评
第三节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宗教民族志书写
二、萨满教理论借鉴
三、人类学理论运用
四、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的结合
第四节本书的框架结构与内容简介

第二章生活在仪式中的大坪彝族
第一节普格县的生态环境、历史沿革、族群归属
一、生态环境
二、历史沿革
三、民族构成及阿都彝族归属
第二节大坪彝族的生存世界
一、地理环境、生计方式与年度生活周期
二、村落历史记忆、姓氏与家支
三、生存境况与生活习惯
第三节大坪彝族的仪式生活
一、岁时节日仪式
二、人生礼仪
三、宗教仪式

第三章社会组织、人观与大坪彝族的仪式生活
第一节社会组织与大坪彝族的仪式存在
一、“群体”(Group)、“格栅”(Grid)与社会仪式类型
二、大坪彝族的“仪式主义”社会特征
第二节人观理念与大坪彝族的仪式思维
一、宇宙观
二、灵魂观
三、神鬼观
四、方位时空观
……
第四章彝族社会中的仪式专家毕摩与苏尼
第五章丧祭仪式:送灵归祖与父系血缘延续
第六章西奎博仪式:社会关系展演与社会冲突的仪式化调解
第七章疾病治疗仪式:民俗治疗与现代医疗的调适共生
第八章彝族民间宗教仪式的象征之林与认知模式探究
第九章总结与讨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