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大政治家的治国智慧:唐宗政风,宋祖家法,商鞅强秦,秦皇创制,康熙勤政,安石治术,周公治国,刘邦建汉,孔子问政,汉武崇儒,巨正摄政,魏武挥鞭,管仲相齐(13册)
  • 中国古代大政治家的治国智慧:唐宗政风,宋祖家法,商鞅强秦,秦皇创制,康熙勤政,安石治术,周公治国,刘邦建汉,孔子问政,汉武崇儒,巨正摄政,魏武挥鞭,管仲相齐(13册)
  • 中国古代大政治家的治国智慧:唐宗政风,宋祖家法,商鞅强秦,秦皇创制,康熙勤政,安石治术,周公治国,刘邦建汉,孔子问政,汉武崇儒,巨正摄政,魏武挥鞭,管仲相齐(13册)
  • 中国古代大政治家的治国智慧:唐宗政风,宋祖家法,商鞅强秦,秦皇创制,康熙勤政,安石治术,周公治国,刘邦建汉,孔子问政,汉武崇儒,巨正摄政,魏武挥鞭,管仲相齐(13册)
  • 中国古代大政治家的治国智慧:唐宗政风,宋祖家法,商鞅强秦,秦皇创制,康熙勤政,安石治术,周公治国,刘邦建汉,孔子问政,汉武崇儒,巨正摄政,魏武挥鞭,管仲相齐(13册)
  • 中国古代大政治家的治国智慧:唐宗政风,宋祖家法,商鞅强秦,秦皇创制,康熙勤政,安石治术,周公治国,刘邦建汉,孔子问政,汉武崇儒,巨正摄政,魏武挥鞭,管仲相齐(13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大政治家的治国智慧:唐宗政风,宋祖家法,商鞅强秦,秦皇创制,康熙勤政,安石治术,周公治国,刘邦建汉,孔子问政,汉武崇儒,巨正摄政,魏武挥鞭,管仲相齐(13册)

3册九品 其余未拆封

195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平安 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9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4-2

上书时间2024-06-19

书卷香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平安 著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9
  • 版次 1
  • ISBN 9787520531665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113.000千字
【内容简介】
公元前361年,在秦孝公富国强兵政策感召下,商鞅来到秦国,从此,他的命运便与秦国复兴的命运实现了高度结合。他以铁血手段与言必行、行必果的改革揭开了强秦新帷幕,开启了秦国统一天下大业的总枢纽。商鞅强秦政策的核心,集中体现在“农战”“法治”等方面。商鞅变法,无论对当时的秦国,还是对以后的中国历史,皆至关重要。秦始皇的大一统、以法治国、郡县制、中央集权等“秦政”,无一不是从商鞅的施政方针发展而来。商鞅的变法,不但实现了秦孝公的强国梦,而且为秦王朝统一六国开辟了坚实而广阔的道路。无商鞅变法,秦恐怕无力得天下。其诸多变法内容对于以后中华两千年的政治影响之甚之大,已经由后世的历史作了很好的诠释。
【目录】
总序 治理国家需要以史为鉴

前言 揭开强秦帷幕

一、宝剑锋自磨砺出

二、景监的举荐

三、君臣磨合

四、变革前的争论

第一章 布局之方

——治理国家从何处入手

一、“虑世事之变”

二、“讨正法之本”

三、“求使民之道”

第二章 影响因子

——制约国家治理的三个要素

一、“法宜其时则治,事适其务故有功”

二、“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三、“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

第三章 国力在农

——建立强大的农业经济

一、“治国者,能尽地力”

二、“地胜其民者,事徕”

三、商君重农政策及措施

第四章 兵者大事

——处理好军事与政治之关系

一、“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二、“凡战法必本于政胜”

三、“治强之道三,论其本也”

四、商鞅在战法上的一些体悟

第五章 抟力之道

——建立强大的国家凝聚力

一、“善为国者,皆作壹而得官爵”

二、“国力抟者强,国好言谈者削”

三、“民之所欲万,而利之所出一”

第六章 治理主体

——治理民众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也”

二、“治国之举,贵令贫者富、富者贫”

三、“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第七章 制度探索

——治理的根本出路要靠制度

一、“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

二、“圣人列贵贱,制爵位,立名号”

三、以军功爵位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

第八章 治法三要

——高扬治理的权杖

一、“壹刑则令行”

二、“壹赏则兵无敌”

三、“壹教则下听上”

第九章 治者三宝

——国之所以治者三:法信权

一、“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二、“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

三、“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结语 商鞅治国论

一、便国不必法古

二、废井田,开纤陌,平赋税

三、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四、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五、实行连坐,轻罪重罚

六、改革旧俗陋习

七、推行县制

八、统一度量衡与迁都咸阳

九、统一思想

十、结论

附录

一、主要参考书目

二、商鞅行政大事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