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诗经学研究
  • 朱熹诗经学研究
  • 朱熹诗经学研究
  • 朱熹诗经学研究
  • 朱熹诗经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朱熹诗经学研究

38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檀作文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1

上书时间2024-05-24

小聖賢莊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檀作文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08
  • 版次 1
  • ISBN 9787800602481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3页
  • 字数 213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朱熹诗经学释义原则、求诗本义、朱熹对《序》的具体批评、学术背景的考察、朱熹对《诗经》文学性的认识(上)、朱熹对《诗经》抒情主体性的确认、《国风》“里巷歌谣”说的实质与意义、朱熹对《诗三百》文学表现手法的认识、朱熹对《诗经》文学性的认识(下)、汉学诗经学“兴”之义例、《诗集传》“赋”、“比”、“兴”之义例——经“兴”为中心、理学思想与朱熹诗经学之关系、朱熹的诗教理论:“养心劝惩”说与“思无邪”新解、《诗集传》中的义理之学。
【作者简介】
檀作文,男,安徽省东至县人,1973年3月生。2000年于北京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目录】
第一章 朱熹诗经学释义原则

 第一节 求诗本义

 第二节 朱熹对《序》的具体批评

 第三节 学术背景的考察

第二章 朱熹对《诗经》文学性的认识(上)

             ——对《诗经》抒情主体性的确认

 第一节 朱熹对《诗经》抒情主体性的确认

           ——以“淫诗”说为中心

 第二节 《国风》“里巷歌谣”说的实质与意义

 第三节 朱熹对《诗三百》文学表现手法的认识

第三章 朱熹对《诗经》文学性的认识(下)

             ——以“兴”为中心

 第一节 汉学诗经学“兴”之义例

 第二节 《诗集传》“赋”、“比”、“兴”之义例——经“兴”为中心

第四章 理学思想与朱熹诗经学之关系

 第一节 朱熹的诗教理论:“养心劝惩”说与“思无邪”新解

 第二节 《诗集传》中的义理之学

结语 

附录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