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哲学创新(黄枬森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书边有少量水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中国哲学创新(黄枬森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书边有少量水迹)

07-06-42

15 2.0折 76 七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东、韩庆祥、徐春 编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07-06-42

上书时间2023-11-25

满分书院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东、韩庆祥、徐春 编
  •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0
  • 版次 1
  • ISBN 9787206185168
  • 定价 7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2页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黄森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近七十篇,共分七篇,从七个方面展现黄森先生的学术贡献、高尚师德、坚定信仰。文章作者既包括陈先达、靳辉明、韦建桦、王伟光等著名专家,也包括黄先生的博士生弟子王东、韩庆祥、杨金海等人,还包括黄老师的家人、故友。本书主题鲜明,故事生动,既是一部学术成果,在中央开展号召全党学习教育中,也是一部良好的辅助教材。
【作者简介】
韩庆祥,中央党校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出版学术专著《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的人学理论》《能力本位》《发展与代价》《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和《强国时代》等9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学术月刊》《求是》《人民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9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研究”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重点项目“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和“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等6项。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获“全国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社会层级结构理论》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08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入选“国家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原国务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
第一篇  当代中国哲学泰斗
  哲学创新的一面旗帜
  黄森先生的四大哲学创新
  清明时节怀故人
  唁老黄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发布会上的书面发言
  黄楞森先生的学术品格
  黄楞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沿着黄老师“哲学的足迹”行进
  深切怀念恩师黄森教授
  中国哲学界巨擘
  缅怀恩师黄森先生
  黄楞森先生的理论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黄楞森哲学思想的理论贡献与当代价值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开拓
  追思当代中国哲学家黄楞森
  哲学大师的风骨、境界与情怀
  关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科学性的思考
  纪念黄森先生百年诞辰
  黄楞森先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先行者
  追思黄森先生的学术贡献之一
  追思黄公森
  君且去,长相忆
  黄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清明时节缅怀一代宗师黄楞森
  我与黄楞森老师的二三事
第三篇  哲学理论体系创新论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科学体系的思考
  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基本原则的科学界定
  黄楞森与改革开放时代的辩证唯物主义研究
  究竟能不能用“辩证唯物主义”来命名马克思恩格斯的新唯物主义?
  兼评黄栅森先生所倡导和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的有益尝试
  黄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刍议
  一个严整合理的体系定将有生命力
  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作为科学为政治服务
  读《黄森文集》第九卷
  马克思思想研究的总体性原则
  黄楞森先生晚年关注的马克思哲学观问题
  重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问题
第四篇  首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观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黄森哲学思想研究
  简论黄楞森先生的文化思想
  文艺学学科也要走科学建设之路
  记录哲学中的思想与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黄栅森第三大哲学理论创新
第五篇  人学的开创
  追寻黄楞森先生的哲学足迹
  人学研究的开拓者
  黄森教授人学思想述评
  黄楞森先生对创立马克思主义人学学科的贡献
  黄楞森先生人学研究的理论贡献
  人学新奠基
  昔森第四大哲学理论创新
第六篇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德典范
  纪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黄楞森先生100周年诞辰
  高举辩证唯物主义旗帜
  黄森老师教我学马列
  学习黄楞森先生献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
  先生之风永驻我心
  纪念黄栅森先生100周年诞辰
  深切缅怀黄楞森先生
  一个不吝称赞别人的人
  黄森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黄楞森先生与《北京大学学报》
  深切怀念尊敬的黄楞森教授
  宽广-宽容-宽厚
  谈黄栅森先生治学待人的风格
  兄弟情谊六十载
  深切怀念黄森先生
  永远的丰碑
  怀念黄楞森老师
  黄先生印象小忆
  三代师生的哲学情缘
  纪念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黄楞森教授
  追忆黄楞森先生
第七篇  平凡人生,伟大信仰
  黄楞森的精神魅力与“黄楞森命题”
  妈妈的生日礼物
  父亲母亲的“诗书联璧”
  人生满百又何为
  一个哲学家的生死观
  父亲黄楞森逝世五周年祭
  我与哲学家阿公
  寻根问祖
  黄楞森铜像在蜀光中学落成
  黄楞森:哲学之路即人生之路
  哲学,父亲的生活方式
  父亲的信念为全家洒满阳光
  黄楞森先生的最后斗争
  不同于西方宗教信仰的中国人哲学信仰问题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