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与国家历史
  • 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与国家历史
  • 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与国家历史
  • 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与国家历史
  • 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与国家历史
  • 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与国家历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与国家历史

库存正版书,书边有拉破,不影响阅读

8 1.7折 48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国景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

版次1

印刷时间2011-08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R222

上书时间2022-09-05

如意书房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杜国景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95796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4页
  • 字数 39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建立和“公有化”的升级,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唏嘘的艰难岁月。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的农村题材小说,几乎都有对这一历史的直接或间接讲述。杜国景所著的《合作化小说中的乡村故事与国家历史》所说的“合作化时期”,即包括着这一段完整的历史过程。当时的小说在讲述这一时期的乡村故事时,其价值取向、审美立场在总体趋同的同时,也有若干差别,这让我们有可能以今天的方式,重新去感受、体会当时农民的性格和心理。即使是那种总体趋同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立场,也仍具有阐释和解读的空间。
【作者简介】
杜国景,贵州省黎平县人(原籍贯四川省渠县),贵州民族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科(学术)带头人。原任文学与传播学院院长,现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社会兼职为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学术成果获得过第四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四届贵州省政府文艺奖,贵州省第六次、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奖,《民族文学》年度优秀论文奖、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等。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何为“农业合作化小说”
二症结问题与理论方法反思
三写作思路与预期目标

第二章“合作”之不可偏废
一人类合作思想与合作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二“合作”的分歧
三合作化小说与新中国文学的两种阅读期待

第三章合作化小说的意义建构及其推进
一乡村叙事的“断裂”与转向
二最初的形态与冲突模式
三早期的“中间人物”与自发倾向
四“两个革命”的转变
五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激情叙事
六人民内部矛盾与文化冲突

第四章合作化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创造
一作家的文化性格
二合作化小说中的三类农民形象
三“作家与农民”的几个修辞个例

第五章合作化小说之关联视野
一合作化小说与苏联文学
二“看不见的城市”:合作化小说的城市想象

第六章“助业作家”赵树理及其退却
一从一篇新发现的赵树理佚文说起
二文化选择与文化契合
三合作化运动与赵树理之“助业”

第七章周立波:知识者还乡的审美维度
一知识者还乡:人类学主体性的一个典型
二从知识者到革命者
三知识者还乡的本源性转向
四知识者还乡的主体超越
五知识者还乡的启蒙与自我启蒙
六知识者还乡的当下写作与艺术自律
七结论

第八章柳青“创业”的是是非非
一雄心从何而来
二“个人”的阙如
三打了折扣的雄心
四《创业史》的出版与争议
五《创业史》中的三个人物

第九章浩然:合作化的最后一个歌者
一浩然的文化身份考辨
二浩然与合作化
三《艳阳天》独特的阶级斗争叙事
四浩然的悲剧

第十章合作化小说的历史评价回眸
一批评:从不自觉到自觉
二批评的焦虑与期待
三阶级斗争叙事及其评价
四合作化小说的三次再读与重评
五文学的乡土情怀及其当代命运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