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

79.2 4.0折 198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平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3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6-2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平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3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78185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国家视角和国家立场来研究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将中国的边疆置于国家领土空间及国家活动覆盖的地理空间中考察,突出边疆的国家属性和政治地理空间属性,借鉴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大国的边疆和边疆治理理论,把边疆视为国家疆域的边缘性区域,从国家治理的总体格局来审视边疆治理,梳理中国边疆及边疆治理的历史文化资源,总结当代中国边疆认知和边疆治理的经验教训,通过有效的理论创新来构建适应国家发展的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为新形势下的边疆建设和边疆治理提供有效的知识供给和理论支持。
【作者简介】
周平,云南大学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兴滇人才奖”获得者;担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以及《政治学研究》《民族研究》《世界民族》杂志编委;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若干;出版著作、教材15部,其中3部分别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22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民族研究》和《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权威刊物,23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三届、第四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次);为我国民族政治学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
第一章 国家视域中的边疆及边疆治理(1)  

 第一节 国家的疆域(1)  

  一 疆域是国家形成和存在的前提(2)  

  二 疆域是一种变动着的存在(6)  

  三 当前国家疆域的多种存在形态(10)  

 第二节 国家的边疆(13)  

  一 国家为治理的需要而构建边疆(14)  

  二 边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17)  

  三 边疆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21)  

  四 边疆的争夺与国际秩序(25)  

 第三节 边疆的治理(28)  

  一 边疆是一个特殊的区域(28)  

  二 国家面临诸多的边疆问题(31)  

  三 国家须对边疆进行治理(37)  

 第四节 国家的边疆架构(40)  

  一 边疆架构的基本构成(40)  

  二 边疆架构的类型(43)  

  三 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的互动(46)  

第二章 王朝国家的疆域、边疆与边疆观念(49)  

 第一节 中国的历史疆域与边疆(50)  

  一 清前期的版图是古代中国的范围(50)  

  二 中国的疆域、边疆经历形成巩固的过程(53)

  三 对边疆的有效统治与遥相羁縻(58)  

 第二节 历代王朝的疆域与边疆(62)  

  一 秦汉晋时期的疆域与边疆(62)  

  二 隋唐宋时期的疆域与边疆(66)  

  三 元明清时期的疆域与边疆(71)  

 第三节 王朝国家的边疆观念(75)  

  一 中原王朝的边疆观(75)  

  二 中原王朝边疆观的发展演变(79)  

  三 中原王朝边疆观与治边实践的关系(81)  

  四 中原王朝治边的主要经验(85)  

第三章 传统边疆治理的思想、方略与制度(91)  

 第一节 传统边疆治理的思想(91)  

  一 中原王朝治边的认识论基础(92)  

  二 中原王朝的“守中治边”与“德泽洽夷”思想(100)  

  三 中原王朝的“以夷治夷”与“重北轻南”思想(108)  

  四 边疆王朝治边的思想(114)  

 第二节 传统边疆治理的方略(118)  

  一 中原王朝经营边疆与应对外邦的方略(119)  

  二 中原王朝治边的文化软实力方略(121)  

  三 中原王朝治边的地缘政治方略(127)  

  四 中原王朝治边的博弈谋胜方略(131)  

  五 边疆王朝治边的方略(135)  

 第三节 传统边疆治理制度(138)  

  一 秦汉晋隋唐宋诸朝的边疆治理制度(138)  

  二 元明两朝的边疆治理制度(143)  

  三 清朝的边疆治理制度(147)  

  四 边疆王朝的边疆治理制度(151)  

第四章 民族国家构建与边疆架构的转型(157)  

 第一节 民族国家构建对传统边疆架构的挑战(157)  

  一 中国民族国家构建的背景与历程(158)  

  二 民族国家对边疆架构的影响(160)  

  三 传统边疆架构面临的困境(163)  

 第二节 边疆观念由文化性向政治性转变(169)  

  一 民族国家时代政治性边疆观念的凸显(169)  

  二 强调政治地理空间属性的边疆观念(171)  

  三 注重区域治理内涵的边疆观念(174)  

  四 体现地缘政治思维的边疆观念(179)  

  五 边疆观念转换对边疆及边疆治理的影响(182)  

 第三节 边疆形态由碎片化向整体性转变(183)  

  一 疆域异质性与边疆碎片化的凸显(184)  

  二 国族构建过程中的边疆整合(185)  

  三 主权体制建设与边疆领土化(189)  

  四 地方政治变革与边疆一体化(192)  

 第四节 边疆治理由松散性向紧密性转变(195)  

  一 边疆治理价值取向的国家化(195)  

  二 边疆治理结构的专门化(197)  

  三 边疆治理功能的复杂化(200)  

  四 边疆治理范围的扩散化(202)  

  五 边疆治理方式的专项化(206)  

 第五节 民族国家边疆及边疆治理时代的开启(209)  

  一 边疆观念的整体转变(209)  

  二 边疆治理的全面展开(213)  

  三 边疆现实的深刻变化(216)  

第五章 当代中国的陆地边疆及其治理(219)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陆地边疆的巩固与治理(219)  

  一 陆地边疆的总体面貌(220)  

  二 陆地边疆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222)  

  三 陆地边疆治理的方略及举措(227)  

  四 陆地边疆治理的成效(230)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陆疆治理(231)  

  一 陆疆治理面临的基本形势(232)  

  二 陆地边疆问题的特殊化(234)  

  三 陆地边疆治理的主要措施(237)  

  四 陆地边疆治理的得失(241)  

 第三节 新时期的陆地边疆治理(243)  

  一 陆地边疆治理的拨乱反正(243)  

  二 新时期的陆地边疆问题(244)  

  三 新时期陆地边疆治理的举措(247)  

  四 陆地边疆区域的现代化(251)  

 第四节 国家崛起与陆地边疆治理(253)  

  一 国家崛起进程中的陆地边疆形势(254)  

  二 国家崛起进程中陆疆问题的凸显(256)  

  三 国家崛起中的陆地边疆治理(259)  

  四 陆地边疆治理的现代转型(260)  

 第五节 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262)  

  一 追求稳定的陆地边疆治理理念(262)  

  二 政府主导型的陆地边疆治理结构(263)  

  三 族际主义取向的陆地边疆治理路径(264)  

  四 碎片化的陆地边疆治理手段(266)  

  五 陆地边疆治理面临的全新挑战(268)  

第六章 海洋利益的凸显和海洋边疆的治理(272)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海疆和海洋主权(272)  

  一 民族国家海洋疆域的构建(273)  

  二 国家视域中的中国海疆观(276)  

  三 中国传统海洋疆域到现代海疆的演变(279)  

  四 中国现代海洋疆域安全面临的挑战(282)  

 第二节 海洋边疆与海洋治理观念的重构(284)  

  一 全球化时代的海洋边疆(284)  

  二 国家崛起背景下海洋利益的凸显(287)  

  三 民族国家新型海洋观的构筑(290)  

  四 民族国家海洋边疆治理体系的重构(293)  

 第三节 国家发展中的海洋战略构建(296)  

  一 海洋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296)  

  二 国家发展中海洋战略实施的举措(299)  

  三 国家发展背景下海上力量的构建(302)  

  四 国家发展中海洋战略边疆的构建(305)  

 第四节 国家发展中的海疆及海疆治理战略(308)  

  一 海疆及海疆治理战略的内涵(308)  

  二 国家视野下的海疆战略(311)  

  三 国家视野下的海疆治理战略(314)  

  四 世界海洋强国的海疆及海疆治理战略的启示(317)  

 第五节 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320)  

  一 从陆上大国到海洋大国(320)  

  二 民族国家的海疆与海洋利益(323)  

  三 国家视域下的海洋边疆(326)  

  四 由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329)  

第七章 国家利益外溢与海外利益的维护(333)  

 第一节 国家利益与海外利益(333)  

  一 国家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外溢(334)  

  二 国家利益外溢的背景和途径(337)  

  三 海外利益的含义与分类(341)  

 第二节 海外利益的分布及其对国家发展的意义(343)  

  一 海外利益的分布(343)  

  二 利益边疆的形成(345)  

  三 海外利益对国家发展的意义(347)  

 第三节 中国主要海外利益及其维护情况(349)  

  一 海外公民与驻外机构的安全(349)  

  二 海外投资利益(355)  

  三 能源与资源及其通道的保障(359)  

  四 对外援助与国际责任(362)  

  五 国际制度的构建(366)  

 第四节 海外利益的维护(368)  

  一 国内措施与海外利益维护(369)  

  二 外交手段与海外利益维护(371)  

  三 武力运用与海外利益维护(374)  

  四 主权及不干涉原则与海外利益维护(377)  

第八章 国家疆域安全与边疆风险防控(381)  

 第一节 国家疆域总是面临着多元的安全风险(381)  

  一 疆域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前提(381)  

  二 国家疆域安全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迁(383)  

  三 疆域安全环境的变迁与安全问题的凸显(385)  

  四 化解疆域安全问题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387)  

 第二节 边疆是国家安全风险的首当其冲之地(388)  

  一 地缘政治视域中的边疆安全困境(389)  

  二 地理空间视域中的边疆安全风险(391)  

  三 民族政治视域中的边疆安全难题(394)  

  四 边疆安全风险态势的总体性特征(397)  

 第三节 国家崛起过程中的边疆安全形势(399)  

  一 地缘政治格局变迁中的边疆挤压(400)  

  二 周边国家生存理性下的边疆争夺(402)  

  三 境外势力越境渗透中的边疆威胁(404)  

  四 当代社会急遽变迁中的边疆隐患(407)  

 第四节 边疆日趋繁重的反恐防恐任务(409)  

  一 边疆恐怖主义的现行态势与主要特点(410)  

  二 边疆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与基本走向(412)  

  三 边疆恐怖主义的形成根源与思想基础(415)  

  四 边疆反恐防恐的历史使命与基本任务(419)  

 第五节 边疆安全呼唤强大的军事保障(422)  

  一 陆地边疆的安全依赖陆地边防的巩固(423)

  二 海洋边疆的安全期待海防力量的强大(425)  

  三 空中边疆的安全需要空防能力的提升(427)  

  四 利益边疆的安全呼唤军事实力的保障(429)  

 第六节 完善全方位的边疆安全建构体系(432)  

  一 总体边疆安全理念的形成发展(432)  

  二 中国特色边疆安全话语的创制(435)  

  三 边疆全域立体防卫范式的建构(438)  

  四 边疆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441)  

第九章 国外边疆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启示(444)  

 第一节 国家疆域形态流变及其对边疆理论的影响(444)  

  一 全球化之前的疆域形态(444)  

  二 全球化时代的疆域形态(448)  

  三 疆域形态变化对边疆理论的影响(451)  

 第二节 二战后疆域与边疆理论的演变(452)  

  一 二战对国际边疆格局的影响(453)  

  二 冷战期间边疆理论的发展(455)  

  三 冷战后边疆理论面临的冲击(459)  

  四 当前边疆理论的进一步调整(461)  

 第三节 西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边疆理论(463)  

  一 美国的边疆理论(463)  

  二 苏联—俄罗斯的边疆理论(470)  

  三 欧盟的边疆理论(475)  

  四 日本的边疆理论(478)  

 第四节 疆域与边疆理论调整的重要影响(480)  

  一 边疆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更加凸显(480)  

  二 边疆形态和边疆范围进一步拓展(482)  

  三 边疆治理成本的急剧增加(483)  

  四 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485)  

 第五节 疆域及边疆理论调整对于中国的启示(487)  

  一 对西方边疆理论的客观审视(488)  

  二 创新边疆观念(490)  

  三 更新边疆理论(491)  

  四 构建新形态边疆(492)  

  五 形成边疆及边疆治理战略(494)  

第十章 构建中国特色的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496)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497)  

  一 国内现行的疆域理论存在误区(497)  

  二 全球化时代的疆域具有新的特点(501)  

  三 疆域实践已走在疆域理论的前头(504)  

  四 崛起的中国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疆域(509)  

 第二节 边疆及其治理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凸显(513)  

  一 中国的边疆已经具有新面貌(513)  

  二 边疆关乎国家的核心利益(516)  

  三 国家发展须挖掘边疆潜力(520)  

  四 边疆治理的地位空前凸显(523)  

 第三节 国家发展呼唤边疆架构的创新与发展(525)  

  一 传统型边疆架构的面貌和特点(525)  

  二 现行边疆架构滞后于国家发展的要求(529)  

  三 边疆架构须进行改革和创新(533)  

 第四节 新型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536)  

  一 边疆是国家疆域的边缘性区域(537)  

  二 国家因治理的需要而划定和调整边疆(539)  

  三 边疆需要运用国家力量去维护(541)  

  四 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中不可或缺(544) s

  五 边疆治理须不断创新和发展(546)  

  六 陆地边疆治理应采取“区域主义”取向(548)  

  七 崛起的中国需要一个完整的边疆战略(550)  

  八 国家发展需建“边缘—核心”双向互动模式(553)  

 第五节 在国家治理中凸显政治地理空间谋划(555)  

  一 地理空间规划已成为国家治理的重大课题(556)  

  二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须有地理空间的内涵(558)  

  三 国家治理中地理空间谋划的若干重要向度(560)  

参考文献(563)  

后记(57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