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债券资本市场(中文版)
  • 中国债券资本市场(中文版)
  • 中国债券资本市场(中文版)
  • 中国债券资本市场(中文版)
  • 中国债券资本市场(中文版)
  • 中国债券资本市场(中文版)
  • 中国债券资本市场(中文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债券资本市场(中文版)

45 4.5折 99 九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坚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F3

上书时间2022-10-22

中华图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高坚 著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5881532
  • 定价 9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57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Debt Capital Markets in China
【内容简介】
  没有谁比高坚博士更有资格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表意见,他奠定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基础,《中国债券资本市场》是高坚博士首次以英文出版的专著,是迄今为止我所见过的有关中国债券市场最为完整的描述,该书远远超越了作为中国债券市场历史见证者的意义,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债券市场来讲,该书无疑是本领域最为权威的著作。《中国债券资本市场》是高坚博士在美国约翰·威利出版的DebtCapitalMarketsinChina一书的中文修订版,是高坚博士丰富的金融实践经验与其对中国财政系统和金融系统长达27年跟踪研究成果的结晶,是一部记录中国债券资本市场的史书。作者基于“内生交换经济学”理论框架,全面而又不失重点地探讨了中国债券资本市场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前景,具有深刻的理论见解和发人深省的专业建议。《中国债券资本市场》还是一部金融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也是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权威教材。
【作者简介】
  高坚,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中非发展基金董事长。曾任财政部国债司司长、条法司司长等职务。高坚博士为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中国国债市场、政策性金融债券市场,完善国内资本市场和提升我国政府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主权信用地位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高坚博士在北京政法大学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习,在财政部科研所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曾赴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出版专著10余部,并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
【目录】
英文版序言
中文版序言
自序
英文版前言
导论债券市场改革和金融创新的历史视角
第一部分债券市场理论与实务
第1章内生交换经济学理论
内生交换经济学框架
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
一级经济交换与转型经济解析
真理的应用性与BVP三元框架
金融抑制与经济发展
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
金融分析的新方法
中国金融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内生交换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
小结

第二部分一级债券市场
第2章一级国债市场
国债发行简要历史
发行手段的转变
一级债券市场的特征变化
从中国国债市场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出的经验教训
债券市场改革的前提条件
小结
第3章国债发行方法的选择
发达市场经济体的国债发行方法
国债发行模式
第4章高效益低成本国债市场的实现路径
中国国债发行方法的演变
国债招标发行的若干技术问题
招标发行机制在中国的具体操作
中国国债市场的未来
第5章国债发行效果评估
国债发行成本:构成与比较
国债发行成本分析
国债市场发展的评估标准

第三部分二级债券市场
第6章我国二级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
1988~1990年的国债二级市场
1990~1992年的国债二级市场
1992~1993年的国债二级市场
1993~1994年的国债二级市场
1995年的国债二级市场
1996年的国债二级市场
1997~1999年的国债二级市场
1999~2008年间的国债二级市场
2008年债券市场
二级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
一级债券市场和二级债券市场之间的基本关系
金融中介在二级债券市场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7章二级债券市场的运行体系
交易所市场债券现货交易的操作程序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操作程序
证券中介机构的发展及作用
证券中介机构的融资渠道
发展二级债券市场的重要性
第8章国债投资基金
国债与证券投资基金
股票投资基金
固定收益基金
第9章国债回购市场
我国国债回购市场的发展历史
回购市场概述
我国国债回购市场的现状
人民币掉期市场

第四部分政策问题
第10章国债市场与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的制度结构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早期阶段
国债市场的改革发展为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铺平道路
政策性金融债券和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的未来
第11章政府债务政策与宏观经济
政府债务的“挤出”效应
政府债务对财政支出的影响
为何应由商业银行而非中央银行持有国债
国家为什么举借外债
制定和确立国债市场目标
第12章政府的债务工具政策与期限结构政策
发达的债券市场中债务工具的目的和种类
中国政府债务工具发展简史
第13章政府期限结构政策和利率政策的影响
中长期国债的兑付方式
中长期国债的利率结构
第14章债券的种类
不可上市债券:政府储蓄债券
第15章国债持有结构的政府政策
中国的国债持有人
中国的国债市场结构与国际经验

第五部分组织与法律结构
第16章国债市场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
第17章债券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上)
第18章债券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下)
第19章债券市场风险管理的管制和放松管制

第六部分中国债券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第20章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

第七部分非政府债券市场
第21章非政府债券市场的结构
第22章金融债券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金融创新
第23章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
第24章国家开发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第八部分债券资本市场
第25章债券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
第26章政府债务的规模
第27章债券资本市场与金融改革
第28章发展政府证券市场的国际经验
朴记
英文版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