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集团思维:决策及其失败的心理学研究
  • 小集团思维:决策及其失败的心理学研究
  • 小集团思维:决策及其失败的心理学研究
  • 小集团思维:决策及其失败的心理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小集团思维:决策及其失败的心理学研究

全新正版现货

59.3 6.7折 89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欧文.L. 贾尼斯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9644

出版时间2016-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89元

货号23966737

上书时间2023-05-17

龙香书城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1、美国科学促进会社会心理学奖


2、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


3、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会杰出科学家奖


4、洞察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决策背后的团队心理过程


通过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和历史学交叉研究,洞察决策团队内聚性与是非成败的关联


“小集团思维”(groupthink)是乔治·奥威尔《1984》“双重思维”(doublethink)概念的现实升级



内容简介】:
“团体可以产生*好的决定,也可以做出*差的决定,就像一个人一样。”有团体决策的地方,就难免有决策失误。本书认为,造成团体决策失误的,在众所周知的人类错误根源之外,存在一种非常强大的、由小集团思维(groupthink)造成的有缺陷的判断——追求一致的倾向导致过于乐观,缺乏警觉,总是把外部其他团体看作虚弱和不道德的。


    以美国外交史为主要事实依据,本书研究内聚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小集团思维,即人数不巨、成员相互熟悉、参与共同决策过程的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式。作者通过美国历史上五个惨败的决策案例和两个成功的决策过程,分析、总结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八个主要特征、产生的原因、后果以及避免的方法。


   作者认为小集团思维的症状包括:对小组实力、道德的高估,对外界相反信息的忽视,对对方领导人的负面刻板印象,对团队一致意见的维护、成员抑制自己和其他成员不同声音的出现,等等。从而造成对于备选方案和目标的不全面调查、对所偏好的选择会带来的风险缺少充分分析、缺少对一开始排除的备选方案进行再评估等集体的缺陷,导致决策失败。


    作者进而将“小集团思维”这种由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交叉的研究方法,由政府外交决策推衍至其他决策团体,由美国扩展到全世界,为预防小集团思维提供了种种处方,如:让团队每一个成员扮演批评性的角色,不以领导人的先入之见予以暗示和诱导,对同一决策过程设立若干讨论小组,等等。



作者简介】:
 欧文·L. 贾尼斯(Irving L. Janis,1918—1990),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生于纽约州,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47年受聘于耶鲁大学心理学系,1985年退休后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荣休教授。他在普通心理学、危机和压力状态下的心理状态与行为特征,以及团队心理对决策结果的影响等方面的突出成就,为他赢得了众多的学术荣誉。 在他十余种著作中,根据1972年出版的《小集团思维的牺牲品:对外政策决策及其失败的心理学研究》(Victims of Groupthink: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Foreign-Policy Decisions and Fiascoes)一书,于1982年扩充再版的《小集团思维:决策及其失败的心理学研究》(Groupthink: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Policy Decisions and Fiascoes)影响*。

    贾尼斯曾于1967年获美国科学促进联合会颁发的社会心理学奖,1981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并获美国实验心理学协会 1991 年度杰出科学家奖。

    2002年一项心理学领域的调查显示,在20世纪*为杰出的心理学家中,贾尼斯的作品的引用率位居79位。



目录】:

译丛总序1


译者序


探索决策研究的新思路1


前言1


致谢5


*编大失败


*章引言:为什么有这么多误算?3


人无完人3


团体决策之不足4


团体内聚的结果5


与团体规范保持一致6


政治决策的观念7


什么是小集团思维?9


大失败的选择11


小集团思维和大失败之间并不完美的联系13


愚蠢团体的冷酷决定14


第二章猪湾入侵:完美的失败16


“开局不利的冒险”16


顾问团队核心成员的资格18


六个主要的误算21


为什么顾问团队失败了?29


官方的解释32


官方的解释够吗?34


肯尼迪总统顾问们中间的小集团症状37


结论50


第三章卷入朝鲜战争:“与错误的敌人进行的错误的战争”52


杜鲁门总统和谐的顾问团队53


存在缺陷的决策57


被忽略的风险59


对红色中国和苏联的刻板印象62


没有能修正错误认知64


在关键的会议上错失的*后机会66


将怒火撒向集团以外69


规范传递者:“我告诉过我的顾问,我们得针锋相对。”72


团队对领导者的影响:“我的立场和其他所有人是一样的。”74


小集团思维:决策及其失败的心理学研究


第四章回首珍珠港:堡垒何以沉睡?78


“不可能在这里发生”78


从“魔术”中所获得的内部信息80


被误读的战争预兆81


与基梅尔心心相印的顾问团83


嘈杂的警报信号和愿景思维86


共享的自我辩解:为什么不会在这里发生?90


一个传递规范并不有趣的笑话94


有海军军官不接受坚不可摧的迷思96


陆军加强了海军的乐观98


华盛顿进一步加强这种自信98


罗斯福顾问的神安气定100


关联小组的集体小集团思维102


第五章越南战争的升级:如何发生的?104


需要解释什么?104


约翰逊总统的核心圈子106


丹尼尔·埃尔斯伯格对“沼泽迷思”的批评109


一种“巨大的误判”和随后的误算112


错误的主要来源116


应用小集团思维的假设117


集团内聚压力的效果118


集团决策之前承诺的影响119


保持一致的压力123


违规者的下场:罗伯特·麦克纳马拉被解职126


团队内部的一致129


忽略风险130


破坏了和平的模糊之花135


小集团思维假设的限制139


第二编相反的案例


第六章古巴导弹危机143


危机的背景143


执行委员会的使命144


在13天的危机中做出的决定148


小组内的分歧149


“猪湾事件”的遗产151


导弹危机期间表现出的新的团队规范154


主观不适159


谨慎的评估:作为小集团思维的对立面160


为什么执行委员会的决定是成功的?170


结论171


第七章制订马歇尔计划173


战后经济危机173


政策规划小组的成功174


凯南委员会的任务175


避免琐事177


对批评性评估的“极度不适”180


更多的小组,更多的折磨182


一个松散的委员会中的苦与乐184


没有小集团思维的团队内聚力185


领导人的角色186


让更多小组介入以避免隔绝187


第三编理论、含义及其运用


第八章小集团思维综合征191


小集团思维的症状191


后果192


前提条件194


小集团思维症状有多普遍?195


尼克松、福特、卡特以及里根政府时期误判的备选案例196


只出现在美国吗?204


欧洲失败的备选案例205


小集团思维与其他导致误判的原因212


第九章掩盖“水门事件”:聪明的操控者缘何陷入一个本可


避免的困境218


本案例研究的独有特点218


授权潜入水门大厦的决定219


对形成掩盖失败政策的解释221


大事记:掩盖“水门事件”的主要事件225


尼克松的助手们是与总统一起参与掩盖真相的决策,还是


唯唯诺诺的人?229


决策团队是一个内聚的团队吗?233


有缺陷的决策在导致这个大失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吗?238


能看到小集团思维的症状吗?240


在小集团决策过程中是否一直存在共同的坚不可摧的感觉?242


有无潜在的不同意见被压制的迹象?250


有集体自我辩解的表现吗?251


有无表明团队相信自己天生就道德高尚的迹象?254


团队是否依赖赤裸裸的刻板印象?254


团队是否对持不同意见的人施加压力并表现出与小集团思维


有关的症状?257


形成小集团思维的条件存在吗?260


是否有启发性的新线索?266


结论268


第十章归纳:什么时候,谁,为何会陷入小集团思维?270


一个工作假设:谁容易受到影响?270


理论模型概览271


内聚的团队注定会成为牺牲者吗?272


什么时候出现小集团思维的其他假设:组织的结构错误277


压力作为激发情境性因素的作用278


解释理论的基本原理282


八种症状的心理机制284


第十一章预防小集团思维289


一个麻花状的问题289


因此,该怎么办?290


三个处方及其负面作用292


更多避免被隔绝的处方296


更多抵消领导人偏见的处方298


提升创新的手段304


道义问题306


对小集团思维了解不多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吗?308


注释310


参考文献358


索引37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