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中国的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化中国的故事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3.01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雅雯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5

孔龙文体公司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雅雯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1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40780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6页
  • 字数 200千字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一切乱象最主要的问题根源,在于价值的失落,对自己没有原则,对社会没有责任,对国家没有信心、对生命没有信仰。在中国日益富强的今日,我们要担心的是,如何不让中国人穷得只剩下钱?我们想要一个怎样的中国?中国人想过什么样的日子?我们希望后代子孙如何想起我们?而这些正是作者想要带给我们的思考。《文化中国的故事》以精彩的历史故事为引子,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国学中各部类、各领域、各思潮流派的精华,画龙点睛,格外传神;以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脉络为线索,串起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教育、艺术、宗教种种面向,深入浅出,立意隽永;文字流畅,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辅以补充引文、延伸阅读等,有助于读者理解中华文化,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杨雅雯,澳门科技大学通识教育部助理教授。台湾大学药学学士,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儒家、道家思想与文学,在澳门科技大学主讲的“中国文化通论”、“《论语》今读”、“《庄子》选读”等课程极具趣味与启发性,深受广大学子欢迎;主持澳门基金会多个项目,指导澳门科技大学国学社经年有成,主持“《论语》读书会”数年不辍,主办“我的父亲母亲”、“感悟《弟子规》”等征文比赛,编有《学而集——澳门科技大学2013年学生作品集》(澳门科技大学出版,2013);并于海峡两岸发表《从先秦儒、道语用观看中国学术体系的建构》(《诸子学刊》第十辑)、《从“兴于〈诗〉”谈孔子教学法》(《孔子研究》2013年05期)、《唐前庄学研究》(《丘海会刊》,2010)等多篇论文。
【目录】
序 言 郭齐勇1
我读了这部书稿,深深地被作者打动,边读边击节赞叹!我虽然也略懂一点中国文化,但若让我写一部中国文化的书,可能会平铺、古板,实在不会用这种吸引人的方式来写作
自 序 1
在中国崛起的今日,“中国人”的界定不当只在于护照上的国籍,更应是传统文化的回归与价值的认同;在创造“富强中国”之后,我们更应以“文化中国”自许
第一章 文化中国与中国文化 1
从全盘西化到中体西用乃至西体中用,中国现在好不容易在经济上站稳了脚,并慢慢思索自己的出路何在,所谓“中国特色”的意涵应该是什么?这条探索之路还很漫长,而我们唯有真实认识了自己的过去,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路
一、文化中国 4
二、中国 9
三、中国文化 12

第二章 远古的跫音 21
———五经之《尚书》、《诗》、《易》
中华文明号称五千年,但真正形成今日中国文化的,应从两千年前的五经说起。五经可以说是今日中国文化的奠基,我们后来习以为常的各种宗教、政治、学术,乃至日常人生的许多观念,都可以在五经里找到其发源
一、《尚书》 23
二、《诗》 27
三、《易》 33

第三章 思想的奠基 41
———五经之《礼》、《春秋》
自我们呱呱坠地后,父母、师长、媒体就不断灌输给我们:活着就是要努力、要读书考试拿高分、要找工作挣钱、要结婚生子、要幸福;或者也有人告诉我们:要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要放弃。但即使这些我们都做到了,生命的意义就完成了吗?我们心底那个终极的疑问———“我是谁”,就得到解答了吗?
一、《礼》 45
二、《春秋》 55

第四章 万古明灯一孔子 63
在近代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往往容易以为一切不平等都是制度造成的;但即使有了公平的制度,就等于真正平等了吗?人生残酷的事实是:人生而不平等;但孔子却又在他不平等的乱世里告诉我们,人真的是平等的,而这个真实平等的所在,就是他所提出的“仁”
一、仁 65
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2
三、学不厌,诲不倦 73

第五章 黄土地上的思想家 81
诸子的主张,由于其知识根源都可追溯到孔子,而儒家与道家的最高境界都是“道”,所以这些思想虽然各执一端、各据其词,但总体还是不脱离道德的要求和五经的基础;在后来历朝历代与异文化相杂糅的过程中,日渐融合到难以说清楚究竟是何家何派的地步。这也是中国文化内在潜藏的融合力量,隐微却深入,温和却持久
一、墨家 83
二、道家 88

第六章 文人与礼制政治的肇始 99
我们很容易将一切错误归咎于制度问题,仿佛只要在律法规章上不断修改,终有一天可以产生一个完美的制度;但天下岂有完美的制度?人心坏了,再完美的制度也能找出许多漏洞来
一、文治政府 101
二、儒家的理想政治 105
三、礼制经济 112

第七章 新民族的融合与新宗教的传入 121
一部中国史,以利之眼观之,则尽是分赃、妥协;以气节观之,则尽是人的尊严回荡天地之间,千载之下犹撼人心弦。两千多年,当然有肮脏污秽,也有光明磊落,端看我们愿意如何认取它
一、佛教的传入与兴盛 127
二、佛教与政治 131
三、中国文化面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135

第八章 唐代政法与中国艺术精神 143
一百多年来,中国被西方人以西方的标准定位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但远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中国早已是当时世界的中心,中国文化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文化;中国被西方打败不过是近两百年的事,今日中国人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只要吸取教训、补强不足,重返汉唐盛世自是指日可待
一、唐代科举制度与政法体制 146
二、禅宗 151
三、中国艺术精神 155

第九章 教化政治与儒学的复兴 167
在西方,人心还有宗教可以依循,即使宗教的力量已日渐微薄,却也仍撑持着它摇摇欲坠的价值;但在当代中国,问题便严重许多。中国人既不习惯西方的宗教信仰,自身传统的价值体系也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坏殆尽,于是问题就出现了:人心怎么办?人的幸福该往哪里找?
一、中国的教化政治 172
二、儒学的复兴与三教融通 176
三、书院学术与平民教育 182

第十章 中西接触与中国文化的展望 191
当代中国一切乱象最主要的问题根源,在于价值的失落,对自己没有原则,对社会没有责任,对国家没有信心,对生命没有信仰。在中国日益富强的今日,我们要担心的是,如何不让中国人穷得只剩下钱?我们想要一个怎样的中国?中国人想过什么样的日子?我们希望后代子孙如何想起我们?
一、中西文化交流 196
二、近代中国文化的困境 201
三、当代中国文化的困境与展望 20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