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复兴论:公共儒学的进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化复兴论:公共儒学的进路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11.73 2.1折 56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邓曦泽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7

孔龙文体公司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邓曦泽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83223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7页
  • 字数 47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近代以降,历史文化的价值遭到全面怀疑,导致严峻的文化困局。《文化复兴论:公共儒学的进路》直面“历史文化有什么用”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文化复兴方案——公共儒学进路。上篇为理论,运用“问题+方法+效用”的基本方法论,展露了文化复兴的生存基础,即以儒学为主的历史文化之重要价值乃是作为古今一贯的思想共源与公共交往平台,促进公共交往。下篇为应用,重估秦汉大一统,剖析近现代政治家破解文化困局的努力,并探索了文化复兴的实现问题。《文化复兴论:公共儒学的进路》将理论建构、历史钩沉与现实分析相结合,不仅完成了中体西用、内圣开新等方案所未完成的任务,更可为中华文化复兴提供理论论证和策略支持。
【目录】
自序
导论历史文化有什么用?
一、时势变局与思想变迁所导致的文化困局
二、既有的解决方案及其效用
三、本书的解决方案:公共儒学进路
四、本书的安排
五、本书的方法论:问题、方法与效用
上篇历史文化建构生活:文化复兴的生存基础
第一章历史文化建构个体生活
第一节生存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发生形式
第二节个体生活意义与价值的建构
一、事情与语言:事情就是言语过程
二、文化解释生活:文化在言语过程中发生
三、意义建构以及意义与价值的区分
第三节历史文化是生活意义与价值的重要源泉

第二章历史文化建构公共生活
第一节从个体生活到公共交往
第二节公共交往中的相互理解
第三节公共交往中的价值判断
一、公共交往必然涉及价值判断
二、从比较的一般性质考察价值判断
三、价值判断的逻辑有效性
第四节公共价值对交往平台的建构作用
一、行为者的价值标准在交往中的发生形式
二、价值认可对交往平台的建构作用
三、公共价值对交往秩序的影响
第五节思想共源促进公共价值的形成
一、行为者的价值标准来自其认可的思想
二、思想共源对公共价值的形成与扩展
三、和而不同是公共交往的基本价值标准
第六节历史文化为交往提供思想共源
一、生活的分类与公共交往
二、古今生活的基本问题、方法及其公共性
三、老问题与新问题、老方法与新方法以及超越的可能性
四、“问题与方法”的经典观以及作为历史文化核心的经典
五、历史文化为古今生活提供思想共源
第七节历史文化是有效交往的重要推动力
一、历史文化由思想共源形成公共交往平台
二、历史文化促进公共精神家园的形成
三、历史文化使交往行为更可预期
四、历史文化有助于减少分歧
——以筷子与《论语》为例
五、历史文化有助于文化积累与传统形成
——再以筷子与《论语》为例
六、历史文化在日用人伦中的作用
第八节历史文化的变更对交往的影响及其变更的有效原则
综论公共儒学进路下的历史文化

下篇困顿与崛起:从秦汉大一统到当今文化复兴
第三章往者可谏:重估秦汉大一统
第一节天下应有道:“大一统”正名
一、秦汉大一统问题的重提与确立
二、“大一统”正名
第二节乱世思变:百家异说激发的思想大一统诉求
一、秦皇开启大一统
二、百家何以被整顿
三、儒家何以能胜出
第三节盛世图变: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周文仍是主流:秦皇汉武时代的思想格局
二、礼坏乐崩:汉武帝面对的交往问题与思想问题
三、汉武帝先行的变革与董仲舒迟到的支持
四、汉武帝还有其他选择吗
五、重返王官学:诸子百家的归宿
第四节第一次大一统与第二次大一统

第四章来者可追:文化困局中的复兴诉求
第一节斯文扫地:第二次大一统破裂后的文化困局
第二节承启转合:文化复兴的艰难开局
一、三民主义及其儒化:民国的尝试
二、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毛泽东的策略
三、重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新时期的突围
第三节继往开来:民族复兴使命中的文化复兴

第五章任重道远:文化复兴的实现
第一节文化复兴的可行性
一、方法可行性的判定
二、文化复兴可行性的判定
第二节文化复兴需要制度支持
一、文化与制度的关系
二、文化复兴与制度支持
第三节文化复兴的基本任务与策略
一、文化复兴的基本任务
二、文化复兴的基本策略
第四节警惕文化市侩主义
结语天降大任,再造斯文
一、公共儒学:文化复兴的有效进路
二、振旧邦以铸巍巍大业,通今古而修郁郁斯文
参考文献
附录1面对问题本身:问题、方法与效用
——《论六家要旨》的启示之一
附录2问题、方法与经典
——《论六家要旨》的启示之二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