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美术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美术史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11.75 4.1折 29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逊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04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5

孔龙文体公司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逊
  •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7-04
  • ISBN 9787532200931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作者简介】
王逊(1916.7—1969.3)山东莱阳人。美术史家。1933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学习。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讲师,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有《中国美术史》。王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史家,他撰写的讲义《中国美术史》是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学术专著,也是中国现代高等美术史教育的重要文献。而2006年5月出版的《王逊学术文集》既是对王逊先生学术文章的一次成规模的整理,也是对先人在天之灵的一次告慰。
上世纪50年代,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家里,经常会有一些聚会,都是一些“谈笑有鸿儒”的常客,其中不乏张奚若、金岳霖、钱伟长这样鼎鼎大名的人物。王逊先生当时三十几岁,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邓以蛰先生的得意弟子,而在当时,梁思成与邓以蛰先生时任清华文物馆的主任,而具体的工作都是由王逊先生来负责的。王逊先生也因此成为了梁家的常客。
王逊的祖父在军阀割据时期曾经当过山东省的省长,王逊算得上是一个官僚地主家的少爷,从小条件优越,十分酷爱美术。十八岁那年考入清华土木工程系,后又受闻一多与林庚的影响转入中国文学系,一年后又转入哲学系,这样就可以跟着邓以蛰先生学习美学。北京沦陷后,王逊几经辗转,经济南、武汉、长沙后随校迁至昆明。毕业后,王逊曾在云南大学、西南联大讲授文史与哲学的课程,虽然这时候并没有接触到美术史教学与研究的内容,但他在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修养和研究方法上所经历的严格训练,已经为以后的美术史研究工作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林徽因曾评价王逊先生是位出色的哲学家、美术史家、又是历代工艺美术鉴赏、评论家,足见其博学深厚的研究功底。
著名的工艺美术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在提到王逊对中国美术中上的贡献时说:王逊先生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突出了中国美术史形成的源流始于工艺美术,论说中国美术史从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从古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直至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等器皿上的造型与纹饰说起,直到汉代墓室画、画像石、雕刻及画像砖、漆画等,产生了反映当时神话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故事等所形成的绘画、雕刻艺术以及魏晋后佛教艺术石窟壁画的兴起等,所造就的中国历史的美术史。而著名建筑学家、工程院院士、科学院院士吴良镛曾在《王逊学术文集》的序言中深切怀念了他与王逊先生在清华工艺美术小组中共同参与国徽设计、文物馆的创办、景泰蓝兰设计,振兴工艺美术的活动。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而王逊先生的遭遇更是让人扼腕叹息,“反右”与“文革”的迫害让本已深患重疾的他不堪重负。在调入中央美院任教后不久,美院重新筹办美术史系,他担任了筹委会主任,在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压力下,他仍一直坚持着编写教材的工作。那时候,他住在美院食堂附近狭长的平房里,生活十分简朴,虽然政治上遭受重大打击,但仍坚持学术研究,而且异常勤奋。1957年,在王逊先生亲自主持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现代美术史教育的发端,同时,它也标志着具有现代形态的美术学研究在中国的生成与发展。1963年,永乐宫壁画摹本在日本展出之前,王逊先生还承担了辨识三清殿所绘二百八十六众的天神、地祗这一复杂的细致的工作,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的重要的参考。
不幸的事情还是降临了。1968年的冬天,王逊先生的咳嗽越来越严重,那时候他已经很少出门,也停止了很多活动,第二年春天的某一天,他感到身体不适,自己艰难地走到了首都医院,也就是在他走进医院后的三天,就传来了他溘然长逝的噩耗,终年54岁。
迟到的《王逊学术文集》是迄今为止对王逊先生所有学术著作的一次集中整理出版,对王逊先生在美学、美术史研究、文物考古研究、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的论著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归纳,并在文后附上了原文刊载的时间与刊物名称,书后的附录部分则包括了了王逊先生的学术年谱及生平介绍。这本书对于中国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研究弥足珍贵,这样一笔财富,作为后来人,是一定要继承下来的。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