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法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体育法学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3.03 1.1折 28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小龙、郭春玲 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0

孔龙文体公司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董小龙、郭春玲 编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3660818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4页
  • 字数 4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体育法学》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我国法学和体育专业教学与研究的特点,阐述了体育法学的基本理论,对体育法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体育法律关系等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和探讨,尤其是分别讨论了体育管理、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中的法律问题,分析了各种体育组织的功能和法律地位以及体育产业的规范化问题,探讨了体育纠纷的解决机制。另外,作者还借鉴国内外体育立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体育法制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基本的解决思路。
《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体育法学》的最大特色有两个:一是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结构。体育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在理论体系、研究对象、调整范围等方面迥然有别于其他部门法。《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体育法学》以此为出发点,构建了颇有特色的体育法学理论结构。二是内容新颖,密切结合体育法律实践。《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体育法学》以最新体育立法为基础,注重阐释体育法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制度,并且在每章后面附有案例阅读材料,帮助读者提高实践分析能力,这使《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体育法学》更加适合体育院校和法律院校的师生使用。
【作者简介】
董小龙,男,1960年7月出生,陕西省咸阳市人,1984年7月西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1996年7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在职攻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曾任西北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行政管理学硕士导师。200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西安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还兼任中国法学会体育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政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体育总会副主席、陕西省体育文化艺术协会名誉主席等社会职务。
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和体育法学研究工作,同时担任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体育法学》、《管理学》、《领导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等课程教学任务;先后在国内重要报纸杂志上公开发表了“体育行业协会的法律分析”、“2008年奥运会体育权益关系研究”、“立足实际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关于‘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论思考”等研究论文30余篇;先后编著和主编《爱国主义与中华文明》、《党建问题新论》、《“三个代表”与高校党建研究》、《思想道德修养新编》等专著、合著7部。
【目录】
第一编总论
绪论
一、体育法学的概念和地位
二、体育法学的体系
三、研究体育法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第一章体育法概述
第一节体育法的概念
一、体育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二、体育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体育法的本质与特征
一、体育法的本质
二、体育法的特征

第三节体育法律关系
一、体育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体育法律关系的构成
三、体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第四节体育法与其他社会现象
一、体育法与经济
二、体育法与体育政策
三、体育法与道德
四、体育法与科学技术

第二章体育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体育法的产生
一、体育活动中的习惯阶段
二、体育活动中的规则阶段
三、体育活动中的法规范阶段

第二节我国体育法的发展
一、清政府时期
二、民初、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三、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
四、新中国体育法发展时期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的体育法制建设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体育法制
二、体育法制建设的现状
三、加强和完善体育法制建设

第三章体育法的地位
第一节体育法的地位含义
第二节体育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
一、体育法是法律体系中的独立的部门法
二、体育法是一个重要的部门法

第三节体育法与相关法的关系
一、体育法与宪法的关系
二、体育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三、体育法与民法的关系
四、体育法与国际体育法的关系

第四章体育法的体系与渊源
第一节体育法的体系
一、体育法的体系概述
二、我国体育法的体系

第二节体育法的渊源
一、宪法
二、法律
三、行政法规和规章
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五、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第五章体育法的制定和实施
第一节体育法的制定
一、体育法的制定概述
二、体育法的制定程序
三、体育法的效力

第二节体育法的实施
一、体育法的执行
二、体育法的适用
三、体育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四、体育法律奖励
五、体育法律监督

第二编体育法律制度
第六章体育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节体育管理概述
一、体育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体育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体育管理法律制度的地位及体系结构
一、体育管理法律制度的地位
二、体育管理法律制度的体系结构

第三节体育管理行为的法律原则
一、体育管理行为的概念和特点
二、体育管理行为的法律原则

第七章社会体育法律制度
第一节社会体育概述
一、社会体育概念与基本特征
二、社会体育的法律地位
三、社会体育活动的原则

第二节社会体育基本法律制度
一、社会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三、体育锻炼标准
四、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与职业标准
五、国民体质测定与监测

第八章学校体育法律制度
第一节学校体育的地位、任务与管理的基本规定
一、学校体育的法律地位
二、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
三、学校体育工作原则与组织管理

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法律制度
一、体育课教学
二、课外体育活动
三、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四、体育教师、体育场地设施
五、学生健康检查和体质监测

第三节学校体育中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
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界定
二、学校体育中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

第九章竞技体育法律制度
第一节竞技体育的概念及特征
一、竞技体育的概念及构成
二、竞技体育的特征

第二节,竞技体育的基本法律制度
一、竞技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二、运动训练
三、运动竞赛
四、技术等级
五、培训
六、奖励

第三节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权利与义务
一、运动员的权利和义务
二、教练员的权利和义务
三、裁判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体育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一、体育知识产权的概念
二、体育知识产权的内容
三、体育知识产权保护途径

第十章体育社会团体法律制度
第一节体育社会团体概述
一、体育社会团体的概念与特征
二、体育社会团体的分类
三、我国主要的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

第二节体育社会团体的法律地位与管理机制现状
一、注册
二、组织章程
三、决策方式
四、经费支出

第三节体育社会团体基本法律制度v
一、体育社会团体的成立
二、体育社会团体的章程
三、体育社会团体的权利与义务
四、体育社会团体的登记、变更与注销
五、对体育社会团体监督
六、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体育产业法律制度
第一节体育产业概述
一、产业的概念
二、体育产业的概念
三、我国体育产业的定位和范围

第二节我国体育产业的基本法律制度
一、体育产业的国家宏观调控
二、体育产业的市场准入
三、体育市场的管理
四、体育主体产业的特殊法律制度

第三节我国体育产业法制建设的完善
一、我国体育产业的法制现状
二、我国体育产业法制建设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体育产业法制建设的目标及基本内容

第三编体育纠纷的解决机制
第十二章体育纠纷概述
第一节体育纠纷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I
二、特征

第二节体育纠纷的种类和范围
一、体育纠纷的种类
二、体育纠纷的范围

第三节体育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
一、诉讼渠道
二、非诉讼渠道
三、仲裁

第十三章体育纠纷的调解与内部处理
第一节体育纠纷的调解
一、调解概述
二、体育调解的适用范围和种类
三、体育调解的程序
四、调解的局限性

第二节体育行会内部纠纷处理
一、体育行会内部纠纷概述
二、体育行会的内部纠纷处理机制
三、体育行会内部纠纷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十四章体育纠纷的仲裁
第一节体育仲裁概述
一、体育仲裁
二、体育仲裁的特征
三、体育仲裁的性质
四、体育仲裁的原则
五、体育仲裁的范围

第二节体育仲裁的基本制度
一、国外体育仲裁制度基本状况
二、建立我国的体育仲裁基本制度

第三节体育仲裁机构的设置及程序
一、体育仲裁机构的设置
二、体育仲裁程序

第十五章体育纠纷的诉讼解决
第一节体育诉讼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一、体育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二、体育诉讼的种类
三、体育诉讼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体育民事诉讼基本制度
一、民事审判机构及其受案范围
二、管辖
三、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四、审判组织与回避
五、体育民事纠纷的审判程序
六、执行程序

第三节体育行政诉讼基本制度
一、行政审判机构及其受案范围
二、管辖
三、行政审判的程序
四、执行程序

第四节几类具体体育纠纷的法律解决
一、关于体育财产权益权属纠纷
二、体育合同纠纷
三、体育侵权纠纷
四、体育行政纠纷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