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中心都市区的形成与地区经济差距
正版旧书,商品以实拍图为准,所见即所得,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
9.21
2.0折
¥
45
九品
仅1件
作者范红忠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范红忠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02260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1页
-
字数
240千字
-
丛书
中国青年学者文库
- 【内容简介】
-
该书是借鉴新经济地理学关于“核心—边缘区”经济地理结构的理论成果。作者将城市化、地区差距和西部生态环境三个紧密联系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资本与人口流动、生产与人口分布的视角,采用数理经济模型、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首先研究了我国现阶段地区差距的形成机理、构成、趋势以及我国生产与人口布局存在的问题,进而明确了通过发挥多中心都市区对农村剩余人口的吸纳池功能,可以有效减少地区差距。在此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多中心都市区的内生形成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并对多中心都市区的形成及其对农村剩余人口的吸纳作用进行了经验和案例研究。《中国多中心都市区的形成与地区经济差距》主要结论是: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都市区尤其是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大都市区流动,促使我国大都市区实现向多中心都市区的转变,使其充分发挥人口吸纳池功能,是减少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而且这有助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
- 【作者简介】
-
范红忠,男,1967年2月生于湖北省汉川县。200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还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毕业生和西安交通大学特别优秀博士生。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国家985创新基地课题及其他课题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学术期刊,并曾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等学术奖励。2007年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优秀青年教工。
- 【目录】
-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多中心都市区与地区经济差距: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四节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资本与人口的流动与地区经济差距的形成机理
第一节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离散经济与离散不经济的界定
第二节资本与人口流动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扩展1:人口流动零成本,A地投资成本突然下降
第四节扩展2:不同成本、技术和人力资本,人口流动零成本
第五节扩展3:两地异质,人口流动有成本
第六节对一些经验事实的解释
第七节小结
第三章生产与人口分布及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成因
第一节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分解
第二节不同国家核心发达区域生产与人口分布的静态比较分析
第三节自然环境对生产与人口极化作用的影响
第四节生产与人口分布的动态比较分析
第五节小结
第四章地区投资吸引力与倾斜性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第一节对我国地区投资吸引力的定性分析
第二节对我国地区投资吸引力的定量分析
第三节东部和中西部软硬投资环境的差异对地区投资吸引力的影响
第四节小结
第五章大都市区对人口的吸纳作用分析
第一节多中心都市区的界定
第二节国外大都市区在一国人口分布中的角色:人口吸纳池
第三节我国的人口压力和大都市区的发展现状
第四节大都市区内部人口分布的比较分析
第五节小结
第六章多中心都市区的内生形成及政府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三地区资本与人口流动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人口自由流动条件下多中心都市区的内生形成
第三节政府政策对多中心都市区形成的影响
第四节人口迁移对日、韩大都市区向多中心都市区转变的影响及启示
第五节人口迁移与我国东部一些大都市区淡水短缺
第六节小结
第七章大台北多中心都市区的形成及政府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台湾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过程中生产与人口分布的演变
第二节大台北地区生产与人口分布的演变
第三节大台北地区城市亚中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大台北地区发展过程中外来人口政策
第五节促进大台北地区城市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其他政策
第六节大台北都市区城市亚中心发展的经验
第七节大台北地区多中心都市区形成与发展的启示
第八章我国多中心都市区对农村剩余人口吸纳作用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深圳多中心生产与人口分布格局及深圳对农村人口的吸纳作用
第二节湖州市对农村剩余人口的吸纳作用
第三节对东部发达地区进一步吸纳外来农村人口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小结
第九章利用人口迁移减少地区差距策略的生态保护意义
第一节人口自由迁移条件下生产与人口分布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第二节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人口迁移的限制性因素
第三节在人口迁移受到严重限制的条件下西部生态环境破坏的必然性
第四节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人口迁移的模式选择
第五节中东部地区人民在西部人口迁移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第六节小结
第十章结论
第一节本书的主要发现、结论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