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的太和之道:中国古代哲人的境界观下
正版旧书,商品以实拍图为准,所见即所得,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
2.1
九品
仅1件
作者陈望衡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望衡
-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0934241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42页
-
字数
472千字
- 【内容简介】
-
人类最不能缺少的是精神家园,因为只要是动物都会营造自己的物质家园。连漫天飞舞的鸟类,疲倦以后也有自己的“巢窝”可以思归以得息歇。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并非在于人类可以制造工具,起码猩猩可以运用树枝从蜂蜜中获取蜂蜜;也并非人类有自己的社会组织,生物学观察发现蚁群中存在等级分明、分工明确的“社会性”组织。人类之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类有思想,有精神,即对其存在、存在环境以及存在方式的理性认识。因此,人类之有别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类不仅是物质家园,而且有其精神家园。这种精神家园不仅是人类的精神寄托,更是人类的精神归属。
人类最可能失去的是什么?不是环境,因为环境总是存在的,虽然可以会变的稀缺和恶劣,但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足以使人开拓出“新大陆”。也不是物质的家园,因为现在技术的所谓极限毕竟只是地球上的极限,在地球之外,还有太阳系、银河系和整个宇宙。人们不是构思向太阳系其他行星移民吗?而且科学家已经发现将某行为星改造适合人类居住的“乐土”是可能的。尽管“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年复一年地大声疾呼,尽管“绿色和平组织”的斗士们一再驾着风帆小船“不自量力”地阻拦核动力军舰,但“上帝”既然造就人类,就不会断人类之道路。因此,一个耸人听闻的结论和答案是,人类最容易失去的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类的精神归属,也就是人类的“类”特性,最终是人本身。虽然人类通过制造工具和思想实现“人猿揖别”,使自己从自然界独立出来,并通过人文主义的弘扬以及思想解放走出中世纪,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但是,人类的心灵可能因为难以构建一个赖以依归的精神家园而游荡,最终处于与其他物种别无二致的境地。这是人类的宿命,还是人类自己给自己导演的悲剧?
过去的一千年中,人们凭借精神的力量,将自己从神的统治中解放出来,恢复了人的尊严,主要是精神上的尊严。精神自由带来了人类科学技术,即认识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的飞跃……
- 【作者简介】
-
陈望衡,湖南邵阳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景观文化研究规划中心主任,国际应用美学研究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副主席。主要从事美学、艺术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学术月刊》、《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
- 【目录】
-
序:境界的追求
仁者爱人——孔门儒学
里仁为美
克已复礼
孝道
匹夫不可夺志
君子有三戒
君子有三畏
温柔敦厚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与颜回
孔子与子路
人性善
民贵君轻
大丈夫
中道
人道莫大有辨
制天命而用之
道法自然——先秦道家
道可道,非常道
道与自然
无为无不为
反者道之动
见素抱朴
贵柔守静
逍遥游
庖丁解牛
安知鱼之乐
万物一马
天地有大美
阴阳八卦——《周易》哲学
八卦之美
乾坤二卦
鸣鹤在阴
乐天知命
神道设教
唯变所适
占筮
太级图
玄风大畅——魏晋玄学
有无之身
……
极乐世界——佛教哲学业
天人合——宋明理学
天下为公——明清启蒙哲学
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