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理法学文库:诉讼程序与制度前沿专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理法学文库:诉讼程序与制度前沿专论

12.55 2.1折 60 九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艳丽 著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4

晴天的图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艳丽 著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333907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12页
  • 字数 43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程序的理念决定了诉讼制度,程序理念的实现需要诉讼制度的合理构建。我国诉讼程序制度必须结合国情贯彻现代程序理念。中国社会处于大转型时期,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纠纷种类及诉讼数量持续增长,引发的多重社会矛盾使得社会公众诉讼正义的需求日益增强。新的社会形势需要我们对三大诉讼法进行一次全面和系统的修改。本书结合目前国际和国内诉讼程序制度研究现状,着眼于我国三大诉讼法的修订与完善,集中对若干诉讼程序重点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简介】
张艳丽,女,山东省威海市人。法学博士,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肯特法学院访问学者(2004)。现为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破产法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破产法、司法制度。出版《破产欺诈法律规制研究》、《中国商事仲裁制度》、《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教程》、《中国律师制度研究》、《法例法理》、《知识产权简明教程》等专著和教材多本。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法学杂志》、《中国律师》、《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彭海青,女,山东青岛人。法学博士,现为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著有《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研究》、《刑事裁判权研究》等5部著作。在《法学研究》、《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比较法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丛青茹,女,吉林省农安县人。法学博士,2003年起就职于北京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在《当代法学》、《北理法学》以及《法制日报》等杂志报刊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多部法学专业本科、研究生教材和法学类书籍的撰写工作。
【目录】
序言:程序理念与制度构建
民事诉讼篇
第一章民事诉讼与ADR
一、ADR发展的国际视野
二、ADR在我国的发展
三、ADR发展中的问题探讨
四、我国ADR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民事程序选择权
一、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理论基础
二、民事程序选择权的实践--诉讼契约
三、民事程序选择权在我国实现的困境
四、建立民事程序选择权实现的保障机制
第三章民事检察监督理论及制度实现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二、民事检察权的性质、权力和职能配置
三、民事检察监督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四、民事检察监督与若干司法原则的协调
五、民事检察监督的制度实现机制
第四章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学者对于我国法院调解改革方案的探讨
二、我国关于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
三、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
四、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域外经验
五、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未来方向
第五章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完善
一、问题的提出
二、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存在的基础
三、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功能
四、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现状及存在问题
五、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制度的完善
第六章民事诉讼审前调解程序的构建
一、法院调解的改革和完善--民事审前调解程序构制背景和前提
二、审前调解程序的特点
三、审前调解程序的原则
四、审前调解程序的构制
五、审前调解程序的救济方式
第七章民事再审的发展与完善
一、《民事诉讼法》修订后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现行民事再审制度暴露出的问题
三、现行民事再审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刑事诉讼篇
行政诉讼篇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