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一个测试工程师的成长日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一个测试工程师的成长日记

4.07 九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编委会 编;孙磊、张明明 校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晴天的图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编委会 编;孙磊、张明明 校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4
  • 版次 1
  • ISBN 9787121193958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6页
  • 字数 48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一个测试工程师的成长日记》以新人小艾为主角,从小艾的视角出发展开讨论。小艾是一位新入职的菜鸟测试工作者,他面对着测试这一未知的领域,在导师的悉心栽培和指导下走进了测试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测试的各个方面和阶段,积攒下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经过各种学习和历练,终于成长为一名测试架构师。小艾的成长经历贯穿了测试的各个领域,理论与实践并重,将测试以一个完整的体系展现给读者。
  《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一个测试工程师的成长日记》在内容编排上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每一个章节都通过小艾的学习工作过程展开讨论,通过实践进行理论提炼。在各个章节的结尾,以小艾学习笔记的方式总结论述该章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试理论及方法。
  希望《从菜鸟到测试架构师:一个测试工程师的成长日记》能够帮助读者形成测试理论及体系认识,帮助测试工作者更好地展开测试工作。
【作者简介】
  姜丽丽,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IBM中国开发中心高级软件工程师,具有丰富的功能集成测试经验,以及安装测试、补丁包测试、全球化测试、可访问性测试以自动化测试经验。孙 静,清华大学计算机硕士。2005年起就职于IBM中国开发中心。多年从事 IBM WebSphere Commerce产品的性能测试和优化,对电子商务产品性能测试,性能分析和调优具有丰富的经验。 王蕊,中国科学院软件工程硕士,IBM中国开发中心高级软件工程师。2006年加入IBM中国开发中心至今,从事WebSphereCommerce测试工作,对补丁包测试和功能测试有丰富的经验。郑传杰,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系本科,IBM中国开发中心高级软件工程师。2008年加入IBM中国开发中心至今,长期从事电子商务软件测试工作,对于J2EE应用的部署,迁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喻 翔,毕业于中山大学,在IBM中国开发中心担任软件工程师职位,3年测试工作经验,在测试自动化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冯庆华,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学士,IBM中国开发中心顾问级软件工程师。2005年加入IBM中国开发中心至今,从事WebSphereCommerce产品的测试工作,对功能集成测试、敏捷实施有丰富的经验。赵松林,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硕士,IBM中国开发中心顾问级软件工程师。2004年加入IBM中国开发中心至今,从事WebSphereCommerce相关研发及技术支持工作。邓佰臣,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硕士,IBM中国开发中心顾问级软件工程师,部门经理。2003年加入IBM中国开发中心至今,从事WebSphereCommerce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张艳梅,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计算机硕士。1998年至今先后就职于IBM多伦多实验室和IBM中国开发中心,对软件测试和流程具有丰富的经验。王俊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士,IBM中国开发中心高级软件工程师。从事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开发和WebSphereCommerce定制化开发测试工作。 邓郁敏,北京邮电大学信通学院硕士,IBM中国开发中心高级软件工程师。2009年加入IBM至今,从事WebSphereCommerce测试工作,具有丰富的功能集成测试及自动化测试经验。 潘家铭,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硕士毕业,2008年作为系统测试工程师加入IBM中国开发中心,现从事多渠道电子商务的项目开发。对企业级应用,尤其是电子商务应用和解决方案的开发与测试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李强,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士,IBM中国软件开发中心高级软件工程师。2006年加入IBM中国软件开发中心至今,一直从事WebSphere企业级电子商务应用的系统测试、性能测试。傅群,曾经担任IBM加拿大有限公司WebSphere Commerce 构建组组长。负责WebSphereCommerce产品的构建及多个平台上的构建测试过程。
【目录】
第1章上班第一天,新人培训
1.1测试专家的第一步
1.1.1我是菜鸟
1.1.2苦练基本功
1.1.3培养专业技能
1.2开发团队做的远不仅是开发
1.2.1术业有专攻
1.2.2好软件由测试决定
1.2.3测试也有大学问
1.3从专家到高手
1.3.1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
1.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3.3从拿来主义到创新
1.3.4测试的广度和深度
1.3.5无招胜有招
1.4职业生涯的考虑——技术还是管理
1.4.1测试工程师的技术发展路线
1.4.2与人打交道——管理测试团队
1.5学习笔记——测试入门之小艾观

第2章万事开头难:软件从安装开始
2.1软件,是装出来的
2.1.1安装测试概念解读
2.1.2测试之初体验——一份手册,N台机器,一堆软件
2.2全面撒网,重点排查
2.2.1选择测试配置
2.2.2找出测试场景
2.2.3组合出测试用例
2.3安装测试质量之大观
2.3.1产品安装
2.3.2产品卸载
2.4客户的圣经——用户手册验证
2.4.1一般验证方法
2.4.2文档审阅流程
2.5引进先进设备——安装自动化测试
2.5.1效率的提高从自动化开始
2.5.2自动化测试的实现
2.6学习笔记——安装测试之小艾观
参考资料:

第3章发现新方法:快速分发新的测试版本
3.1构建的过程
3.1.1构建原材料的管理——代码的管理
3.1.2构建的环境
3.1.3整体构建和部分构建
3.1.4自动化的构建
3.1.5模拟翻译构建
3.1.6构建的范围和频率
3.2构建测试(BuildVerificationTest-BVT)
3.2.1构建测试的配置(BVTConfiguration)
3.2.2构建测试的用例(BVTScenarios)
3.2.3自动化的构建测试
3.2.4构建测试的环境再利用
3.3静态测试
3.3.1静态测试的作用及环境
3.3.2自动化的静态测试
3.3.3静态测试的频率
3.4不间断的构建与测试(ContinuousIntegration)
3.5学习笔记——小艾的构建测试观
参考资料:

第4章把缺陷扼杀在摇篮里:开发人员的测试
4.1怪物来自缺陷,开发人员也需要做测试
4.1.1深入摇篮内部
4.1.2吃一堑长一智,走出单元测试的误区
4.1.3潘多拉盒子出来怪物——开发人员眼中的测试
4.2单元测试测点啥,怎么测
4.2.1摇篮有多大——单元测试的范围
4.2.2有规范、有步骤地捉虫子——单元测试的流程
4.2.3来一套杀虫装备:单元测试的工具
4.2.4单元测试够不够,我来把把关
4.3测试还能驱动开发(TDD)
4.3.1什么是测试驱动开发,测试驱动的工作流程
4.3.2测试驱动开发好处多
4.4学习笔记——单元测试之小艾观
参考资料:

第5章黑色盒子:打着手电抓虫子
5.1黑色的盒子里面有什么
5.1.1小艾的功能测试第一课——准备手电
5.1.2导师对功能测试的深入浅出的解读
5.1.3参与实际测试执行,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
5.1.4找到了第一条虫子
5.1.5手记——执行高手
5.2如何把黑盒子分块
5.2.1如何精准找寻某一种虫子——分而治之
5.2.2客户的反馈——虫子依然存在吗
5.3对黑盒子的全方位照明
5.3.1找到了小盒子间的虫子——合而治之
5.3.2手记——策略高手
5.4功能测试之百种变身
5.4.1回归测试
5.4.2客户化环境下的测试
5.4.3随机测试(AdhocTest)
5.4.4可访问性的测试(AccessibilityTest)
5.4.5全球化测试(GlobalizationTest)
5.4.6其他之林林总总
5.5学习笔记——功能测试之小艾观
参考资料:

第6章大促带来的灾难:究竟能支撑多少访问量
6.1洪水般的访问量——初识性能测试
6.1.1一旦宕机,流失的就是白花花的营业额
6.1.2假如我是甲方——关于性能客户都关注些什么
6.2让访问来得更猛烈些吧——模拟客户的访问行为
6.2.1更真实更高效的模拟——自动化的性能测试
6.2.2春节大促——压力测试
6.2.3日常的访问量——正常的响应时间
6.2.4保证长时间的稳定运营——可靠性测试
6.2.5客户的成长不比产品慢:想象不到的数据量——可扩展性测试
6.2.6摸爬滚打过来还得挨一刀——产品经历性能测试
6.3像FBI那样缜密——全面监视系统的一举一动
6.3.1操作系统的监视
6.3.2应用服务器的监视
6.3.3数据库的监视
6.4大海捞针也要讲究策略——性能问题的分析定位
6.4.1磨刀不误砍柴功——了解性能问题定位的一般策略
6.4.2越忙越乱——高并发访问量下的出错率
6.4.3越跑越慢——吞吐量下降问题
6.4.4穿了小两号的鞋——通过参数调优能解决的问题
6.5学习笔记——性能测试之小艾观
参考资料:

第7章更新换代,重装上阵
7.1永葆青春活力——迁移
7.1.1企业级应用架构
7.1.2企业级应用迁移内容及主要步骤
7.1.3企业级应用迁移中客户关注的问题
7.2迁移测试
7.2.1垂直迁移测试方法(VMTM)
7.2.2水平迁移测试方法(HMTM)
7.2.3其他迁移测试内容
7.3迁移测试的计划和实践
7.3.1如何选择迁移测试平台组合和测试用例
7.3.2迁移测试的一个具体场景
7.4学习笔记——迁移测试之小艾观
参考资料:

第8章假如我是客户:面目全非脚与还我漂漂拳
8.1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如何扮演客户
8.1.1我知道,我不知道:只知道客户能够知道的
8.1.2我做,我不做:做客户会做的
8.1.3我想,我继续想:客户会怎么想
8.2面目全非脚——狠下心来改产品
8.2.1第一脚,学会开发
8.2.2第二脚,部署代码
8.2.3第三脚,联合测试
8.3还我漂漂拳——让产品对用户更友好
8.3.1协助完善产品设计
8.3.2客户化联合测试工作的痛苦和解决方案
8.3.3撰写详细易读的客户化教程
8.4学习笔记——客户化测试之小艾观
参考资料:

第9章黎明之前最后的冲刺:成品测试
9.1产品包装成金蛋,手握光碟抓虫子
9.1.1成品测试全体总动员
9.1.2协同作战——成品测试特性
9.1.3取舍之间——测试范围和策略
9.1.4争分夺秒——成品测试周期
9.2黎明前的黑暗——漏网之虫
9.2.1老案例生新虫子
9.2.2艰难抉择——漏网之虫综合分析及灭虫策略
9.3金蛋闪亮登场
9.3.1成品测试胜利退出
9.3.2质量检测报告之大观
9.3.3趁热打铁总结经验教训
9.3.4贯穿始终的缺陷分析
9.4学习笔记——成品测试之小艾观
参考资料:

第10章缝缝补补又三年
10.1补丁包测试简介
10.1.1目标驱动的补丁包测试
10.1.2补丁包测试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意义
10.1.3补丁包需涵盖的内容及来源
10.2产品补丁包测试的基本流程
10.2.1确定补丁包里需要包含的内容
10.2.2制定好计划是关键
10.2.3执行开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10.2.4测试开始及状态跟踪
10.2.5补丁包成功发布
10.3其他的流程和考虑因素
10.3.1缺陷分析要做到位
10.3.2补丁包测试的自动化考虑
10.4学习笔记——补丁包测试之小艾观

第11章一遍又一遍:自动化的好处多
11.1软件测试的工业化——自动化
11.2自动化的利与弊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