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法判解研究(2011年第3辑·总第22辑)
  • 刑事法判解研究(2011年第3辑·总第22辑)
  • 刑事法判解研究(2011年第3辑·总第22辑)
  • 刑事法判解研究(2011年第3辑·总第22辑)
  • 刑事法判解研究(2011年第3辑·总第22辑)
  • 刑事法判解研究(2011年第3辑·总第22辑)
  • 刑事法判解研究(2011年第3辑·总第22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事法判解研究(2011年第3辑·总第22辑)

内页干净,一版一印

10 2.6折 38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信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秉志 著;赵秉志 编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E32W

上书时间2024-06-16

艺海书局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秉志 著;赵秉志 编
  • 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0904745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25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刑事法判解研究(2011年第3辑·总第22辑)》是一套由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主办、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侧重于刑事法实务研究的连续性出版物,由中国法挚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北师大刑科院暨法学院院长赵秉志教授主编。该丛书以裁判生效或者已经作出一审判决的刑事案件以及刑法、刑事诉讼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为研究对象,旨在加强对刑事法治现实问题的关注,为司法机关提高办案质量和法律适用水平建言献策,促进中国刑事法治发展。
【目录】
【指导案例研究】
潘玉梅、陈宁受贿案裁判原则的理解与参照
王志才故意杀人案裁判原则的理解与参照
【热点案件透视】
投掷点燃汽油瓶以阻碍执法之定性——周洪宝妨害公务案
挪用公款出逃境外追诉中的国际合作问题——李继祥涉嫌挪用公款案
【疑难案件探讨】
共同犯罪理论指导实务的例证——董某、于某抢劫案
中止犯罪中的“损害”认定——朱高伟强奸、故意杀人案
死缓执行期间与死缓核准期间的区分——陈某某死缓期间故意犯罪案
未成年人犯罪不构成累犯之再解读——潘某贩卖毒品案
“委派”之认定——王某受贿案
共同强奸犯罪停止形态认定及主从犯区分——顾金伟、张阳强奸案
盗窃存单后骗取他人身份证取款行为的认定——张恋恋诈骗案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在刑事审判中的适用障碍——俞某合同诈骗案
论犯罪数额在盗窃罪定罪量刑中的作用——郝卫东盗窃案
抢劫罪中“数额巨大”加重处罚条款的适用——朱某某抢劫案
维权过度与敲诈勒索的界限——蔡某、张某敲诈勒索案
论共同受贿与介绍贿赂的司法界限——蔡某受贿、行贿案
用国债回购款炒股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对一起挪用公款、滥用职权案法律适用之检讨
【非法证据排除专栏】
非法证据排除之证明标准——李某雇凶杀人案
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责任——王某受贿案
非法证据的排除条件剖析——李某、刘某盗窃案
【死刑个案专论】
从一起实例引出的关于死刑适用的思考——侯某国等抢劫杀人案
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如何理解——戴某间谍案
【案例比较研究】
恶意诉讼的人罪问题探讨——基于三个实际案例的思考
【域外名案评析】
认定难以控制型危险驾驶致伤罪成立的判例
强奸案认定中的疑难问题思考
【司法解释研究】
具有从宽量刑情节的犯罪分子如何适用非监禁刑——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
若干意见》第16条的解读
论对减刑、假释的区别对待——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
若干意见》第34条的解读
“强奸转通奸”出罪化司法解释的合理性——以刑事和解为视角的分析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