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
  •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
  •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
  •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
  •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
  •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
  •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
  •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

24.88 5.2折 48 八五品

仅1件

浙江宁波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洪峰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0240506

上书时间2024-05-0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品相见图
商品描述
好书好价格特惠还包邮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洪峰 著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8643663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242页
  • 字数 18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研究毛泽东的权威学者施拉姆曾说:“100年之后,毛泽东仍是世界人民最为关注的思想家与军事家。”《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为读者权威解答“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这一意义重大的问题。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作者李洪峰同志通过对丰富的史料进行分析,梳理了毛泽东在政治理论和革命实践中不断前进的步伐: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如何确立其领导地位、如何解决革命道路上的种种矛盾,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等等。
  《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还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佛教、犹太文化等各种理念的碰撞如何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进而追根溯源,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交融如何影响了毛泽东的战略决定与理论创新。
  在世情、国情深刻变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深入分析和总结伟人毛泽东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不断深化对新形势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作者简介】
  李洪峰,男,汉族,1950年1月出生,研究员。
  曾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研究局局长,中共西安市委副书记,新华社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新华社纪检组组长,文化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组长。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当代书法篆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察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顾问,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主要著作有《论现代领导之道》、《和中青年干部谈谈领导能力》、《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学习纲要》、《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特点》、《伟大复兴与战略思维》、《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笔记》、《论邓小平》、《论陈云》、《廉政论》、《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国古代的君子文化》、《经济学读书笔记》、《文化学读书笔记》、《政治学读书笔记》、《历史学读书笔记》、《<中国共产党章程>集注》等。主编有《毛泽东邓小平论党的民主集中制》、《毛泽东邓小平论实事求是》、《毛泽东邓小平论中国国情》、《邓小平新时期重要活动纪略》、《中国廉政史鉴》、《文化价值》、《文化责任》、《文化力量》等。
【目录】
引子

一、毛泽东理论创新的必要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先进性,是毛泽东理论创新的最重要内在因素
(二)中国革命极其广泛深刻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
(三)中国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是毛泽东理论创新的基本文化条件
(四)中国共产党是富于理论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党

二、毛泽东理论创新的思想方法
(一)充分认识理论的极端重要性
(二)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从问题出发
(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五)坚持不停顿地学习
(六)善于独立思考
(七)科学总结经验
(八)抓主要矛盾
(九)心中时刻装着人民

三、毛泽东理论创新的伟大意义
(一)毛泽东理论创新的理论意义,是使中国共产党有了属于自己的科学理论形态,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表现形式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毛泽东理论创新的政治意义,是指导建设了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和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作了理论探索和充分准备
(三)毛泽东理论创新的时代意义,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精神萎靡的形象,使中华民族在精神上政治上站立起来

参考资料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品相见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