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通知 :亲爱的顾客:本店所有商品一律包邮快递,一件包邮!让您购物后省心、顺心、安心、放心、开心! 诚挚的欢迎广大书友、学友、藏友、书画及古玩艺术爱好者等各界人士莅临光顾本店! 服务电话:13508884991、13807503389
《花鼓戏:对花、秦腔现代剧:应选、山东快书: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郿鄠现代剧:报喜、现代豫剧:巧遇、小演唱:除夕之夜、山西民间戏曲选:探小妹、布袋木偶戏:蒋干盗书》共8册合售(1958-1962年,长安书店、湖南人民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48-64开本、限印1000-12000册、有抚顺市图书馆藏书、基藏书红印章及编号或书卡)
《花鼓戏:对花、秦腔现代剧:应选、山东快书: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郿鄠现代剧:报喜、现代豫剧:巧遇、小演唱:除夕之夜、山西民间戏曲选:探小妹、布袋木偶戏:蒋干盗书》共8册合售(1958-1962年,长安书店、湖南人民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48-64开本、限印1000-12000册、有抚顺市图书馆藏书、基藏书红印章及编号或书卡)
¥
1988
八品
仅1件
作者张汉、雷雨、邹永学、王子鋼、杨希文等
出版社长安书店
出版时间1960-08
版次1
印刷时间1960-08
印次1
印数5千册
装帧平装
开本64开
上书时间2020-03-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如图,保存完好,现有8本,非常难得。具体如图。内夹带有小孩鞋样及剪花。其中歌舞剧《夜战莲花江》即《夜战蓮花江》1960年4月1版1印(湖南省花鼓戏剧团编剧、湖南省戏剧工作室推荐、湖南人民出版社)已售。
- 商品描述
-
花鼓戏,中国地方戏曲剧种,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陕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剧种。在众多名为"花鼓戏"的地方戏曲剧种中,属湖南花鼓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花鼓戏艺术便有较大发展,由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整理创作的《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等剧目,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的喜爱。
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Qinqiang Opera),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
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快书是起源于山东省地方传统曲艺形式,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最早流行于山东、华北、东北各地,解放后发展遍及中国。演唱者手执竹板或鸳鸯板,以快节奏击板叙唱,故又名竹板快书。
自赵震以后,又出现高元钧、杨立德和刘司昌等名家,他们推动了山东快书艺术的发展。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眉户源于何地尚无文献可考,艺人相传,说法不一。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盛行于关中、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的部分地区。现代眉户在关中分东西两路。东路眉户盛行于华阴市和华县,民间流传有“同州的梆子部阳的线,二华的眉户天下传”的说法。西路的眉户最早盛行于眉县、户县(今“鄠邑区”),并以“眉户”得名。具代表性的有《十二把镰刀》、《梁秋燕》、《杏花村》、《迟开的玫瑰》、《陕北婆姨》、《屠夫状元》、《留下真情》等剧目 。
2008年6月7日,眉户剧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由山西省临汾市申报的晋南眉户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英文:Yu Opera)发源于河南开封,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剧种之一。漳州布袋木偶戏是由木偶表演、剧目、音乐、木偶制作、服装、道具、布景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集各艺术门类的特点,丰富、修饰、体现布袋木偶戏的内涵。从宋朝开始,布袋木偶戏已经生存了上千年,它以淳朴的艺术风格,灵巧的操纵技艺,生动的木偶造型,在国内外艺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台湾的偶戏当中,布袋戏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表演类型。霹雳系列是现今布袋戏中最为风行的一种。其名乃因每出剧名皆有"霹雳"二字得称。
2006年5月20日,漳州布袋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安书店1954年后隶属陕西省文化局,1961年并入陕西人民出版社。
长安书店为戏曲读物出版机构。1949年在西安创办。创始人王淡如。址设钟楼东侧,今西安文物商店地盘。由西安市文联、文化局与该店联合组成"西北通俗读物编委会",出版群众性通俗文化读物,通过该店向社会发行。在热心群众文化事业的王淡如先生与众编辑的苦心经营下,其出版物以形式多样,价格低廉,受到西北各地戏剧工作者及广大读者的欢迎。剧作家田益荣、王绍猷、谢迈迁、薛兰生、王槐蔚等人,既是该店出版物的撰稿人,又是业余编辑。王淡如先生除任主编外,亦写有不少剧本。该店先后出版的秦腔、豫剧、京剧、歌剧、陕西快书、秦腔音乐、山东快书、陕西道情等戏剧作品四百零八种,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戏曲团体的演出剧目,做出了贡献。
山西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11月5日,是山西省成立最早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出版社。2000年初,以山西人民出版社为主体开始进行集团化整合,形成了包括山西人民出版社、书海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和山西古籍出版社等四家出版单位,《编辑之友》等三个期刊社,以及教材出版、发行印制、三产后勤三个中心在内的集团化出版单位;2006年,山西出版集团正式揭牌,山西人民出版社成为集团的成员单位之一。
上海文化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5月,以实用生活和大文文化为主要出书领域,积累并开拓富有文化含量,体现研究价值的文化学术图书。 凝聚了巴金、郑逸梅、陈从周、张恨水、陈俊愉、陈宗懋、沈从文、黄永玉、王世襄、胡荣华、聂卫平、马晓春等著名作家、艺术家、文体名人、社会贤达的关爱与心血,由他们交付出版的每部书稿,都是矗立在读者心间的人文金字塔。 创立并培育了《文化与生活》、《咬文嚼字》、《旅游天地》、《好·HOW》、《美家》等新老名牌期刊,在文化生活、文学创作、时尚休闲和社会语文等领域拥有众多的读者。
— 没有更多了 —
如图,保存完好,现有8本,非常难得。具体如图。内夹带有小孩鞋样及剪花。其中歌舞剧《夜战莲花江》即《夜战蓮花江》1960年4月1版1印(湖南省花鼓戏剧团编剧、湖南省戏剧工作室推荐、湖南人民出版社)已售。
非常满意,发货速度快,外箱包装的很仔细密封性好,物流很快,商品非常精美,值得推荐!
品相堪称完美!无可挑剔,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