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图勿订购——天津文史馆员、治印名家徐鸪龄先生旧藏《木刻诗笺画》经折装一册、收民国早期荣宝斋、故宫博物院、保文斋、文美斋木刻水印笺纸画共38幅、外加毛笔手写木刻诗笺画封面一纸、有名家毛笔长跋一纸!———此为补图———此为补图!—-勿订购——勿订购!!!!!!
  • 补图勿订购——天津文史馆员、治印名家徐鸪龄先生旧藏《木刻诗笺画》经折装一册、收民国早期荣宝斋、故宫博物院、保文斋、文美斋木刻水印笺纸画共38幅、外加毛笔手写木刻诗笺画封面一纸、有名家毛笔长跋一纸!———此为补图———此为补图!—-勿订购——勿订购!!!!!!
  • 补图勿订购——天津文史馆员、治印名家徐鸪龄先生旧藏《木刻诗笺画》经折装一册、收民国早期荣宝斋、故宫博物院、保文斋、文美斋木刻水印笺纸画共38幅、外加毛笔手写木刻诗笺画封面一纸、有名家毛笔长跋一纸!———此为补图———此为补图!—-勿订购——勿订购!!!!!!
  • 补图勿订购——天津文史馆员、治印名家徐鸪龄先生旧藏《木刻诗笺画》经折装一册、收民国早期荣宝斋、故宫博物院、保文斋、文美斋木刻水印笺纸画共38幅、外加毛笔手写木刻诗笺画封面一纸、有名家毛笔长跋一纸!———此为补图———此为补图!—-勿订购——勿订购!!!!!!
  • 补图勿订购——天津文史馆员、治印名家徐鸪龄先生旧藏《木刻诗笺画》经折装一册、收民国早期荣宝斋、故宫博物院、保文斋、文美斋木刻水印笺纸画共38幅、外加毛笔手写木刻诗笺画封面一纸、有名家毛笔长跋一纸!———此为补图———此为补图!—-勿订购——勿订购!!!!!!
  • 补图勿订购——天津文史馆员、治印名家徐鸪龄先生旧藏《木刻诗笺画》经折装一册、收民国早期荣宝斋、故宫博物院、保文斋、文美斋木刻水印笺纸画共38幅、外加毛笔手写木刻诗笺画封面一纸、有名家毛笔长跋一纸!———此为补图———此为补图!—-勿订购——勿订购!!!!!!
  • 补图勿订购——天津文史馆员、治印名家徐鸪龄先生旧藏《木刻诗笺画》经折装一册、收民国早期荣宝斋、故宫博物院、保文斋、文美斋木刻水印笺纸画共38幅、外加毛笔手写木刻诗笺画封面一纸、有名家毛笔长跋一纸!———此为补图———此为补图!—-勿订购——勿订购!!!!!!
  • 补图勿订购——天津文史馆员、治印名家徐鸪龄先生旧藏《木刻诗笺画》经折装一册、收民国早期荣宝斋、故宫博物院、保文斋、文美斋木刻水印笺纸画共38幅、外加毛笔手写木刻诗笺画封面一纸、有名家毛笔长跋一纸!———此为补图———此为补图!—-勿订购——勿订购!!!!!!
  • 补图勿订购——天津文史馆员、治印名家徐鸪龄先生旧藏《木刻诗笺画》经折装一册、收民国早期荣宝斋、故宫博物院、保文斋、文美斋木刻水印笺纸画共38幅、外加毛笔手写木刻诗笺画封面一纸、有名家毛笔长跋一纸!———此为补图———此为补图!—-勿订购——勿订购!!!!!!
  • 补图勿订购——天津文史馆员、治印名家徐鸪龄先生旧藏《木刻诗笺画》经折装一册、收民国早期荣宝斋、故宫博物院、保文斋、文美斋木刻水印笺纸画共38幅、外加毛笔手写木刻诗笺画封面一纸、有名家毛笔长跋一纸!———此为补图———此为补图!—-勿订购——勿订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补图勿订购——天津文史馆员、治印名家徐鸪龄先生旧藏《木刻诗笺画》经折装一册、收民国早期荣宝斋、故宫博物院、保文斋、文美斋木刻水印笺纸画共38幅、外加毛笔手写木刻诗笺画封面一纸、有名家毛笔长跋一纸!———此为补图———此为补图!—-勿订购——勿订购!!!!!!

10000 九品

仅1件

天津滨海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绘制者1

年代1940

类别木版

印制方式套色

材质纸本

尺寸41 × 28 cm

上书时间2024-05-21

好书斋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民国荣宝斋20幅、
民国故宫博物院西清砚谱4幅
民国文美斋13幅
民国保文斋1幅
商品描述
徐嘏龄以“铁笔”名扬印坛。先生幼孤,少年时代随其兄梦龄学习书法篆刻。书法初学欧阳询,后师习钟鼎、小篆,并潜心研读《说文解字》。他的白文印总的说是宗法浙派的方折峭拔,同时融合皖派的婉转流动,刚健、婀娜兼而得之。他的朱文印多取封泥遗韵,参以己意,古而能新,以奔放苍浑见胜。
  徐先生治印,转益多师,不拘一格。凡前辈印家之长,他都能吸收消化,融入自己作品中。晚清以来吴让之的文静舒展、赵之谦的天然错落、吴昌硕的古拙雄强、黄牧甫的挺劲秀雅,均在他作品中有所体现。许多书画家、收藏家十分珍惜他镌刻的印章,认为他的作品文字考究,章法严谨,格调高雅,为书画作品增色不少。周汝昌、王学仲诸先生经常使用的印章,大多出自徐嘏龄之手。 
  徐嘏龄刻印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不经印稿上石,直接在印面刻就。这种刻印方法,需要刻印者具备深厚的篆刻艺术功底和成竹在胸的创作魄力。一般人刻印大都经过设计印稿、印稿上石、动刀刻印、检查修改等几个步骤。徐老有意简化刻印步骤,说明他对篆刻的篆法、章法、刀法的把握是相当纯熟,乃至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据说20年前,画家刘旦宅绘《石头记人物画》40幅,红学家周汝昌以墨书为之题诗各一篇,每篇用印一两方,印文多与红学有关。周先生特烦请徐先生奏刀。当刻好的印章送到周先生手里时,只见方方意态严谨,令人惊叹。徐先生其他一些篆刻作品也有很多绝妙之处。如白文印“向引滦入津工程大军致敬”,虽印文较多,但字字安排得当,显得密而不乱,疏而不空,且有大片留红,颇得赵之谦之神韵。朱文印“尽将离恨付东流”和“润物细无声”,“二吴”(吴让之、吴昌硕)优长兼备,在章法和文字的穿插处理上独具匠心。这些均是他直接落刀成字,顷刻呵成之作。对于篆刻创作,徐老尝言:“意在先,刀在后,细心审,大胆奏。”这一诀窍,大概正是他以刀为笔、落刀成印的潜在因素。 
  徐先生是一位对艺术孜孜以求而又甘于寂寞、不求闻达的老人。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画院教授,他的作品曾参加过全国第一至第五届书法篆刻展、纪念孙中山诞辰100周年书画展、辛亥革命70周年书画展、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大型书画展、“中日百家印人作品展”等。存有《老蠢印迹》、《老蠢印谱》三十余册。 
  笔者与徐先生是忘年交,他先前住在热河路,后居住在河西区小海地微山里,我与先生颇多往还。先生曾为我治印多枚,我一直精心保存。徐嘏龄先生于1998年辞世,但他那一方方以石为纸、以刀为笔,直接落刀成字的篆刻作品,愈加显现出强烈的艺术韵味和独有的神采。其子徐锴,号小龄,继承家学,志于篆刻,默默耕耘,曾任教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作品曾入选天津市书法篆刻展览,并在报刊发表。(章用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民国荣宝斋20幅、
民国故宫博物院西清砚谱4幅
民国文美斋13幅
民国保文斋1幅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