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1.9折 ¥ 68 九品
仅1件
作者王瑞来 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3-09
宋真宗一朝,在中国历史上不算显赫,既不是历史转折的跌宕之世,也没有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然而,在历史学家、旅日学者王瑞来教授看来,这短短的二十几年,却是研究中国政治史值得深爬细梳的典型年代。
从秦始皇开始,历经千年,王朝的管理系统至宋已臻成熟。从第二代君主宋太宗开始的大规模开科取士,累积出能量巨大的士大夫阶层。在真宗一朝,新的官僚政治——士大夫政治正式全面登台。皇帝的行政实权趋于虚化,皇权在中国政治权力结构中的角色,自此被重新定位。真宗朝的五位宰相,几乎囊括了传统中国政治中宰相的基本类型,揭示了相权与皇权互相挤压、彼此支撑的纠结形态。
《君臣》是一部中国权力结构的微观考察,君主为了形成强大的皇权,而建立起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有趣的是,这一集权制度的发展,又制造出皇权的“克星”。宋代真宗一朝奠定的制度基础和权力结构,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政治走向。而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成的精神基因,也一直影响着世代的中国知识人。
王瑞来,黑龙江伊春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以出版之日文论著,于日本学习院大学获得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大学讲座教授,兼执教于早稻田大学等校。
好读杂书,学专宋代。关于宋朝的皇权和相权的研究,在国内以及欧美、日本学界产生较大反响,日本学者指出,王瑞来的观点颠覆了主导学界的君主独裁制论。
引言 写在书前的后记
――感言与寄语
第一章 定位皇权,肇始宰辅专政:“圣相”李沆
一 何以选择李沆
二 真宗及其时代
三 “首蒙大用”
四 太子之师帝王友
五 “总文武大政”
六 “最得大臣体”
七 时人的评价与李沆的意义
第二章 寻常作为,塑造皇权:“平世之良相”王旦
一 平淡无奇的平世循吏
二 一朝宰相
三 三槐成荫
四 “朕心所属”
五 “堪任大事”
六 “务行故事”
七 “有谤不校”
八 “进贤退不肖”
九 “事无大小,非旦言不决”
十 宰辅专政:君臣协作的合力
第三章 左右天子为大忠:“使气之寇准”
一 政界的另类
二 君臣际会
三 左右天子
四 政界沉浮
五 重掌相印
六 从政争到政变
七 “面折廷争,素有风采”
第四章 佞臣如何左右皇权:“瘿相”王钦若
一 被忽视的“恶的历史”
二 以才干结主知
三 以鬼域中伤人
四 以阴柔顺主意
五 以昏佞愚主智
六 以智术保善终
七 阴柔如水:王钦若模式
第五章 宋代权相第一人:“罔上弄权”的丁谓
一 士大夫政治的另一面
二 才子与能吏
三 “大计有余”与“东封西祀”
四 权臣独裁的秘密
五 宋代权相第一人
第六章 代王言者:真宗朝的翰林学士
一 高级“刀笔吏”
二 翰林学士制度与真宗朝的若干数据
三 士大夫阶层的翘楚
四 翰林学士与皇帝、宰执之关系
五 派系政治下的翰林学士
六 介于皇权、相权之间
第七章 从具体到集约
一 集约的理由
二 皇帝在位三阶段:俯瞰真宗朝
三 宰相类型:真宗五友
四 真宗朝的意义
延伸阅读 写在书后的前言
――皇权论综述
一 皇权研究的历史回顾:我与学界
二 基本概念的说明
(一)皇权
(二)宰辅专政
(三)士大夫政治
(四)派系政治
(五)政治力学
三 思想史视野下的考察
(一)士大夫的皇权观
(二)将错就错:宋代士大夫的皇权理论整合
(三)君主的自律意识
四 政治史视野下的考察
(一)相互制约的君臣关系
(二)派系政治下的台谏
五 走向象征化的皇权
(一)皇权走向象征化的历史因素
(二)权力关系与皇权结构、变迁图示
(三)猜想与假说:中国为什么没有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四)皇帝走了以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