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医随笔
  • 读医随笔
  • 读医随笔
  • 读医随笔
  • 读医随笔
  • 读医随笔
  • 读医随笔
  • 读医随笔
  • 读医随笔
  • 读医随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读医随笔

包正版

20 九品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周学海 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7

版次1

印刷时间2010-07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M2

上书时间2024-05-24

全文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实物拍摄 详见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清]周学海 编
  •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7
  • 版次 1
  • ISBN 9787509132463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6页
  • 字数 12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医古籍必备丛书
【内容简介】
《读医随笔》为清·周学海著。全书六卷,是作者汇集读书、临证之笔记整理而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脉法、运气、方药和临床各种杂证的辨治等。《读医随笔》为作者研读古医书的心得体会,论述精辟,颇有启发意义,适合于中医各科临床医师及在校师生参阅。
【目录】
卷一证治总论
气血精神论
升降出人论
承制生化论
虚实补泻论
卷二(上)形气类
三阴三阳名义一论六经、五脏不能强合
三阴三阳名义二直指本义起于分野,而广引以明之
三阴三阳名义三论六经、六气不能强合,又推论其余意也
高骨大骨非一骨也
三焦水道膀胱津液论
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
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气能生血血能藏气
卷二(下)脉法类此卷是发《脉简补义》未尽之余义也
单诊总按不同
浮沉起伏中途变易
脉不应病及脉平而死
脉中有线有吉有凶
脉有数道
止脉形势吉凶辨
摇摆之脉有来去辨
躁脉有浮沉辨
实洪实散虚洪虚散四脉辨
濡弱二脉辨
牢脉本义
弦脉反为吉象说
浮脉反宜见于闭证说
浮脉反不宜发散说
数脉反不宜用清散说
浮缓反不如弦涩说
伏脉反因阳气将伸说
代脉结脉反为阳气将舒伏气将发说
短脉余义
已死有脉复生无脉
胎怪脉鬼胎脉
伏湿冲气脉
结气伏热脉辨
太素约旨彭用光书繁杂无绪,兹撮其要,撰为此篇,以备诊家一法
卷三证治类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不按<足乔>春不病温义不同
燥湿同形同病
寒热同形同病
阴盛阴虚脉证辨篇中所援诸论,并出张石顽《医通》
瘟疫脉沉
血热血干
温热发斑其人反清附虚劳将死,其人反清
自啮狂走是气血热极非祟也
痰饮分治说缪仲淳、柯韵伯俱有此说,而未畅未确,今为伸其说如下
论咳嗽前人每以有声无痰、有痰无声细分咳嗽二字,今概不取。无声即不得为咳嗽矣,且亦安能无痰?但多少、厚薄、难出易出有不同耳!
论喘附哮
伤寒伤风俱有戴阳附黄汗
痉厥癫癎奔豚
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以桂枝汤先其时发汗则愈
药对证而增剧
卷四证治类
阴虚注夏阳虚注秋并阳虚注夏
论嚏
论呕哕
惊跃
表里俱病治各不同
伤寒邪在阳经则脉浮在阴经则脉沉
少阳三禁辨
虫脉虫证
汗病
肺中伏风有专寒夹温不同
寒湿下受直伤少阴变证多端搜治匪易
史载之论水气凌心诸脉证
和解法说与《少阳三禁》篇参看
血痹疟母合论
中风有阴虚阳虚两大纲
虚劳损极有内因外因两大纲
疟疾肝体坏外证
富贵贫贱攻补异宜其说有辨
病后调补须兼散气破血
病在肠胃三焦大气流行空虚之部与淫溢惉滞经脉膜络曲折深隐之部其治不同
身中腹中一股热气冲动者有虚实二因
五脏内伤外应见证
论痉不当以刚柔分虚实
……
卷五方药类
卷六评释类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实物拍摄 详见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