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为中心:全二卷
  • 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为中心:全二卷
  • 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为中心:全二卷
  • 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为中心:全二卷
  • 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为中心:全二卷
  • 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为中心:全二卷
  • 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为中心:全二卷
  • 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为中心:全二卷
  • 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为中心:全二卷
  • 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为中心:全二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为中心:全二卷

包正版

100 4.2折 238 九品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恭让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12

印次1

装帧其他

货号N2

上书时间2024-05-21

全文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实物拍摄 详见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程恭让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2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16569
  • 定价 23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初期大乘佛教经典结集中,确实出现了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作为中心的思潮和运动,这一点通过我们对《善巧方便波罗蜜多经》《法华经》《维摩经》等著名初期大乘经典的解读,已经完全可以获得确证;通过对于早期般若系经典不偏不倚的客观解读,也可以获得重要的学术支持。因此,初期大乘经典实际上建构了般若与方便 “不即不离、不一不二、平衡开发、辩证彰显”的菩萨智慧学系统。但是,善巧方便是佛陀、菩萨、圣者转依所得的一种殊胜品德,它与般若静观实相的趋向不同,是由慈悲心所激发佛法的实践智慧,是圣者的特殊能力,它由佛陀的证法菩提所规定,时时刻刻参考众生的根性,并以将其引归佛菩提作为目标。所以这一概念牵涉到对佛陀既具超*性又不离人间性圣德秘密的理解,牵涉到对佛教教法思想内在智慧依据的理解,牵涉到对佛教圣贤救度众生实践运作机制的理解,也牵涉到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下佛教思想理解与诠释的合法性、权*性等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以致我们可以不折不扣地说,如果不能对于大乘经典的善巧方便一系思想形成良好的理解,基本上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大乘佛教思想的内在本质,纷纭复杂的诸多大乘经典、大乘教化的内在统一性问题,以及今日语境下佛教现代化转型的种种问题。

  *后,本书也对佛典汉译及理解中的其他诸多问题,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诠释。
【作者简介】
 程恭让,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丶北京大学哲学系,1996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兼任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主任,宜兴大觉寺云湖书院院长,保定大佛光寺道安书院院长,南京古鸡鸣寺梵语佛典研究中心主任,杭州佛学院研究生俱舍专业导师,外国哲学史学会东方唯识学研究会理事。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级人选(2007),2010年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津贴的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有梵语佛教典籍研究、佛典汉译与理解研究、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中国近现代佛教研究、人间佛教研究等。代表作有《欧阳竟无佛学思想探微》,《欧阳竟无佛学思想研究》,《华梵之间》,《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研究》。专著《欧阳竟无佛学思想探微》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目录】
序一  ( 1 )

序二  ( 1 )

序三: 人间佛教的思想系谱研究  ( 1 )

自序  ( 1 )

卷 上

第一章  《佛母宝德藏般若伽陀》创始的大乘佛教善巧方便教法思想  ( 3 )

第二章  《善巧方便波罗蜜多经》善巧方便概念思想之研究  ( 61 )

第三章   以善巧方便概念思想为核心的《法华经》教法思想理念  ( 87 )

第四章  《法华经》善巧方便概念及思想的文本考察(上)——《方便品》 善巧方便概念思想相关句例分析  (140)

第五章  《法华经》善巧方便概念及思想的文本考察(下)——《方便品》以外诸品善巧方便概念句例的分析  (213)

第六章  《法华经》“正直舍方便”一颂译文及其对中国佛教诠释思想的影响  (279)

第七章  《法华经》“开方便门, 示真实相”译语及其与法云《法华义记》诠释思想形成的内在关系  (310)

第八章   《维摩经》 善巧方便概念及其相关思想之研究 (348)

第九章   从僧肇的《维摩经》诠释看其对善巧方便概念及思想的理解  (373)

第十章   《宝性论》 中的善巧方便说 (401)

第十一章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对于方便善巧概念及思想的处理及阐释  (446)

卷 下

第十二章   罗什 《维摩诘经》 实相译语及天台疏释之研究  (487)

第十三章   对窥基关于罗什 《维摩经》 汉译的批评的再反思  (527)

第十四章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关于“二”与“不二”问题的考量  (564)

第十五章   鸠摩罗什 《维摩经》 “净土” 译语考辨  (603)

第十六章   《宝性论》 引用 《胜鬘经》 经文疏释  (629)

第十七章  法藏《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引用《宝性论》文字疏证  (669)

第十八章  从“无始时来界”一颂的释义看大乘佛教思想二种不同诠释方向  (741)

第十九章  从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对《宝性论》的引证看其如来藏思想特质  (783)

第二十章  从印顺导师的《宝性论》研究看其对20 世纪中国佛教学术思想的贡献  (825)

参考文献  (85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实物拍摄 详见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