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
  • 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
  • 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
  • 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

6 1.3折 48 九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中华、尹传政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1-1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高中华、尹传政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11896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6页
  • 字数 320千字
【内容简介】
  《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以纪实的写作手法,并辅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系统全面地讲述了毛泽东在共和国的各重大历史关头的重大决策,表现出一代伟大的政治家的崇高的精神风貌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格品质。通过《毛泽东与共和国非常岁月》读者还可以对我国各重大历史事件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作者简介】
  高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中央党校党史部副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领域的学术研究与教学任务。独立出版学术专著《肃顺与咸丰政局》、《祈天忧民——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救助史论》等,曾赴美国耶鲁大学等高校作访问学者。
【目录】
第一章
筹建新中国,建立人民政权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黎明前的号召
(二)新政协筹备会议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四)开国大典
二、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一)解放大西南
(二)新政权,新气象
三、恢复经济建设,巩固人民政权
(一)经济的困局以及引发的社会问题
(二)整顿经济的前期工作——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
(三)着手全面恢复国民经济
第二章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一、第一次访苏
(一)“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二)中苏建交,毛泽东出访
(三)毛泽东与斯大林第一次会晤
(四)毛泽东发火
(五)打破僵局
(六)第三次会谈
(七)中苏定约
二、第二次访苏
(一)再见莫斯科
(二)以苏联为首
(三)东风压倒西风
(四)回国
三、中苏关系破裂
(一)中苏两党之间裂痕的扩大
(二)八十一党会议
(三)中苏第一轮论战
(四)中苏第二次大论战
(五)珍宝岛冲突
第三章
抗美援朝。维护国家战略安全
一、唇亡齿寒,救邻即是自救
(一)“二战”的产物——脆弱的“三八线”
(二)朝鲜内战
(三)毛泽东的艰难决策
(四)苏联的举棋不定
(五)毛泽东毅然决定出兵
二、朝鲜半岛上的博弈
(一)奠定战局的五次战役
(二)谈判桌上的较量
三、谁叫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
(一)毛岸英入朝
(二)毛岸英牺牲
(三)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四、抗美援朝的意义
(一)国际地位的极大提高,赢得了和平的环境
(二)调整了东亚的战略格局,这一格局依然持续到今天
(三)促进国内的安定团结,开创了新的和平建设局面
第四章
从开展三大运动到“三反”、“五反”
一、三大运动
(一)“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
(二)除恶就是行善——镇压反革命
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
(一)“三反”运动的序幕
(二)“三反”运动开始
(三)集中力量打“老虎”
(四)处死刘青山、张子善
(五)以身作则,大公无私
三、“五反”运动——打退糖衣炮弹
(一)发动“五反”运动的原因
(二)掌握正确的斗争方针
(三)胜利结束“五反”运动
第五章
实施农村制度的伟大变革
一、土地改革——中国社会的革命性变革
(一)未雨绸缪,精心准备
(二)明确划分阶级成分
(三)改变对待富农的政策
(四)完善财产分配政策
(五)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合作化的缘起
(二)初期合作化的一场争论
(三)农业合作化纲领的制定——从“决议草案”到“正式决议”
(四)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
(五)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六)农业合作化的意义
第六章
炮击金门,武力威慑台湾
一、台湾问题“国际化”
(一)努力实现祖国统一
(二)朝鲜也要统一
(三)美国的公开介入
二、运筹帷幄,决策千里
(一)中关大使级谈判
(二)准备出击,节外生枝
三、炮击金门
(一)直接对蒋,间接对美
(二)精准指挥,战略摸底
(三)再一次谈判陷入僵局
(四)《告台湾同胞书》
第七章
探索中国式建设道路
一、“大跃进”运动
(一)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
(二)有利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国际和平局面不断出现
(三)苏联等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四)“二战”后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五)“大跃进”运动的准备及展开
(六)“大跃进”运动的后果及教训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一)多灾多难的六十年代
(二)调查研究思想的酝酿
(三)调查研究活动的展开
第八章
从“百家争鸣”到文化界的风暴
一、百家争鸣
(一)繁荣文艺离不开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三)从“百家争鸣”变成“两家争鸣”
二、文化界的风暴
(一)从胡风案说起
(二)从整风运动到反右斗争扩大化
第九章
处理接班人问题
一、处理高、饶事件
(一)高、饶进京
(二)大闹财经会议
(三)高、饶开展行动
(四)击垮高、饶联盟
二、粉碎林彪集团
(一)接班人地位的确立
(二)毛泽东与林彪的分歧与矛盾
(三)林彪集团的覆灭
三、最终选择了华国锋
(一)毛泽东记住了华国锋
(二)受到毛泽东的器重
(三)关键时刻的抉择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