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光绪镌刻第一名家黄冈陶子麟精雕【得月楼书目】【信斋词】两种1册全。该书为中国商人之父盛宣怀亲自编辑,重金聘陶子麟精雕,分送政客名流。字体秀丽婉约,墨色浓润,字口清晰可鉴。初刻初印。存世极罕见,为精细柔韧的连史纸,廉纹精细,薄弱蝉翼。藏家珍之 。
  • 清光绪镌刻第一名家黄冈陶子麟精雕【得月楼书目】【信斋词】两种1册全。该书为中国商人之父盛宣怀亲自编辑,重金聘陶子麟精雕,分送政客名流。字体秀丽婉约,墨色浓润,字口清晰可鉴。初刻初印。存世极罕见,为精细柔韧的连史纸,廉纹精细,薄弱蝉翼。藏家珍之 。
  • 清光绪镌刻第一名家黄冈陶子麟精雕【得月楼书目】【信斋词】两种1册全。该书为中国商人之父盛宣怀亲自编辑,重金聘陶子麟精雕,分送政客名流。字体秀丽婉约,墨色浓润,字口清晰可鉴。初刻初印。存世极罕见,为精细柔韧的连史纸,廉纹精细,薄弱蝉翼。藏家珍之 。
  • 清光绪镌刻第一名家黄冈陶子麟精雕【得月楼书目】【信斋词】两种1册全。该书为中国商人之父盛宣怀亲自编辑,重金聘陶子麟精雕,分送政客名流。字体秀丽婉约,墨色浓润,字口清晰可鉴。初刻初印。存世极罕见,为精细柔韧的连史纸,廉纹精细,薄弱蝉翼。藏家珍之 。
  • 清光绪镌刻第一名家黄冈陶子麟精雕【得月楼书目】【信斋词】两种1册全。该书为中国商人之父盛宣怀亲自编辑,重金聘陶子麟精雕,分送政客名流。字体秀丽婉约,墨色浓润,字口清晰可鉴。初刻初印。存世极罕见,为精细柔韧的连史纸,廉纹精细,薄弱蝉翼。藏家珍之 。
  • 清光绪镌刻第一名家黄冈陶子麟精雕【得月楼书目】【信斋词】两种1册全。该书为中国商人之父盛宣怀亲自编辑,重金聘陶子麟精雕,分送政客名流。字体秀丽婉约,墨色浓润,字口清晰可鉴。初刻初印。存世极罕见,为精细柔韧的连史纸,廉纹精细,薄弱蝉翼。藏家珍之 。
  • 清光绪镌刻第一名家黄冈陶子麟精雕【得月楼书目】【信斋词】两种1册全。该书为中国商人之父盛宣怀亲自编辑,重金聘陶子麟精雕,分送政客名流。字体秀丽婉约,墨色浓润,字口清晰可鉴。初刻初印。存世极罕见,为精细柔韧的连史纸,廉纹精细,薄弱蝉翼。藏家珍之 。
  • 清光绪镌刻第一名家黄冈陶子麟精雕【得月楼书目】【信斋词】两种1册全。该书为中国商人之父盛宣怀亲自编辑,重金聘陶子麟精雕,分送政客名流。字体秀丽婉约,墨色浓润,字口清晰可鉴。初刻初印。存世极罕见,为精细柔韧的连史纸,廉纹精细,薄弱蝉翼。藏家珍之 。
  • 清光绪镌刻第一名家黄冈陶子麟精雕【得月楼书目】【信斋词】两种1册全。该书为中国商人之父盛宣怀亲自编辑,重金聘陶子麟精雕,分送政客名流。字体秀丽婉约,墨色浓润,字口清晰可鉴。初刻初印。存世极罕见,为精细柔韧的连史纸,廉纹精细,薄弱蝉翼。藏家珍之 。
  • 清光绪镌刻第一名家黄冈陶子麟精雕【得月楼书目】【信斋词】两种1册全。该书为中国商人之父盛宣怀亲自编辑,重金聘陶子麟精雕,分送政客名流。字体秀丽婉约,墨色浓润,字口清晰可鉴。初刻初印。存世极罕见,为精细柔韧的连史纸,廉纹精细,薄弱蝉翼。藏家珍之 。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光绪镌刻第一名家黄冈陶子麟精雕【得月楼书目】【信斋词】两种1册全。该书为中国商人之父盛宣怀亲自编辑,重金聘陶子麟精雕,分送政客名流。字体秀丽婉约,墨色浓润,字口清晰可鉴。初刻初印。存世极罕见,为精细柔韧的连史纸,廉纹精细,薄弱蝉翼。藏家珍之 。

1550 八品

仅1件

河南平顶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出版人不详

年代清代 (1645-1911)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27.6 × 17.6 cm

册数1册

上书时间2024-05-21

  • 最新上架
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船山先生经典著作 民国石印本【读通鑑论】原装8册16卷全,这不是一部单纯的历史著作,它是阅读《资治通鉴》历史巨著的笔记,其中每一节都是针对《通鉴》所记的某一段史实而发的议论,这部书是一个思想家的历史沉思录。它既折射了明清之际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之光,又积淀了一个当时心境极为痛苦与矛盾的思想家的深邃反思。总体水平远远超出一般史书。
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船山先生经典著作 民国石印本【读通鑑论】原装8册16卷全,这不是一部单纯的历史著作,它是阅读《资治通鉴》历史巨著的笔记,其中每一节都是针对《通鉴》所记的某一段史实而发的议论,这部书是一个思想家的历史沉思录。它既折射了明清之际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之光,又积淀了一个当时心境极为痛苦与矛盾的思想家的深邃反思。总体水平远远超出一般史书。 ¥1220.00
清代精刻《诗经》4厚册八卷全,超大开本31X18.2厘米。极为初刻初印本,漂亮极了。是书刻印一丝不苟,点划边缘光滑精细,纤毫毕现。印制极为清晰,墨色匀称,全书通篇一色,太史连纸,字大行疏,初刻初印,纸墨俱佳。漂亮极了,完整无缺,没有修补,没有衬纸。超大开本。
清代精刻《诗经》4厚册八卷全,超大开本31X18.2厘米。极为初刻初印本,漂亮极了。是书刻印一丝不苟,点划边缘光滑精细,纤毫毕现。印制极为清晰,墨色匀称,全书通篇一色,太史连纸,字大行疏,初刻初印,纸墨俱佳。漂亮极了,完整无缺,没有修补,没有衬纸。超大开本。 ¥8170.00
明代白棉纸】 明万曆十五年刘怀恕刻本【春秋经传集解】卷13原装一册全,字体端庄大气,纸张焦黄颜色已经向中心沁入,但中心依然洁白,这就是明代白棉纸的精华与珍贵。白口,四周雙邊。珍贵异常。卷端题“晋当阳侯杜预注/明吏部考功员外穆文熙编纂/兵部左侍郎石星校阅/河南道监察御史刘怀恕参阅/江西道监察御史沈权同阅”。《中国古籍善本目著录》。可做样本鉴定研究,更可收藏!
明代白棉纸】 明万曆十五年刘怀恕刻本【春秋经传集解】卷13原装一册全,字体端庄大气,纸张焦黄颜色已经向中心沁入,但中心依然洁白,这就是明代白棉纸的精华与珍贵。白口,四周雙邊。珍贵异常。卷端题“晋当阳侯杜预注/明吏部考功员外穆文熙编纂/兵部左侍郎石星校阅/河南道监察御史刘怀恕参阅/江西道监察御史沈权同阅”。《中国古籍善本目著录》。可做样本鉴定研究,更可收藏! ¥1860.00
清宣统三年上海国学扶轮社石印本【结隣集】十五卷原装5册全。是为清初诗文书画大家周亮工所撰诗文,品相上佳。千古美文,情真意切,文笔委婉。作者将明末清初著名文人书信网罗殆遍,风格各异,既新又博,保存了鲜活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史资料,因收录书信多为禁毁书,故此书在清早期一直禁毁,传世极为稀有
清宣统三年上海国学扶轮社石印本【结隣集】十五卷原装5册全。是为清初诗文书画大家周亮工所撰诗文,品相上佳。千古美文,情真意切,文笔委婉。作者将明末清初著名文人书信网罗殆遍,风格各异,既新又博,保存了鲜活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史资料,因收录书信多为禁毁书,故此书在清早期一直禁毁,传世极为稀有 ¥1220.00
清光绪精印《绿秋草堂词》一卷、《碧腴斋诗存》八卷、《袁太史稿》一卷、《随园琐记》二卷。共四种四厚册全,品相上佳
清光绪精印《绿秋草堂词》一卷、《碧腴斋诗存》八卷、《袁太史稿》一卷、《随园琐记》二卷。共四种四厚册全,品相上佳 ¥800.00
明代汲古阁刻本【晋书】卷35一册,古朴经典,字体古拙, 这些古籍都是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袭和政治浩劫之后,硕果仅存的神品。全文不刻句读(清初版本刻句读),不避清讳(玄、丘、弘),超大开本26.6X17厘米,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史部纪传类,可做样本鉴定研究,更可收藏!
明代汲古阁刻本【晋书】卷35一册,古朴经典,字体古拙, 这些古籍都是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袭和政治浩劫之后,硕果仅存的神品。全文不刻句读(清初版本刻句读),不避清讳(玄、丘、弘),超大开本26.6X17厘米,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史部纪传类,可做样本鉴定研究,更可收藏! ¥1000.00
清刻本【吴越春秋】六册一套全,所记载的内容以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实为主干,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等多有所涉及,被誉为“地方志鼻祖”。
清刻本【吴越春秋】六册一套全,所记载的内容以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实为主干,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等多有所涉及,被誉为“地方志鼻祖”。 ¥2150.00
清代精刻【读书杂志《汉隶拾遗》】原装1册全,本书是与钱大昕、卢文弨等人号称五君子之称的校勘考据学大师王念孙的著作,是研究汉代碑石拓本的经典,品相上佳,刻印极精!阅者珍之
清代精刻【读书杂志《汉隶拾遗》】原装1册全,本书是与钱大昕、卢文弨等人号称五君子之称的校勘考据学大师王念孙的著作,是研究汉代碑石拓本的经典,品相上佳,刻印极精!阅者珍之 ¥1000.00
 民国精印《唐著写信必读》10卷一函四册全。 内含家书类、贸易类、问候类、契约成规、宝筵酒令、庆慰类、闺阁类、短札类、催货、合股开店、退货、告假、久别、新交、谢罪、诉冤、托做媒、托说情、催借、请寿酒、应酬佳话 。附简明算法、改正字汇、生意须知等,可读性趣味性极强,收藏更有实用价值!可谓一书在手,谁都不求!
 民国精印《唐著写信必读》10卷一函四册全。 内含家书类、贸易类、问候类、契约成规、宝筵酒令、庆慰类、闺阁类、短札类、催货、合股开店、退货、告假、久别、新交、谢罪、诉冤、托做媒、托说情、催借、请寿酒、应酬佳话 。附简明算法、改正字汇、生意须知等,可读性趣味性极强,收藏更有实用价值!可谓一书在手,谁都不求! ¥5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清光绪镌刻第一名家黄冈陶子麟精雕【得月楼书目】【信斋词】两种1册全。该书为中国商人之父盛宣怀亲自编辑,重金聘陶子麟精雕,分送政客名流。字体秀丽婉约,墨色浓润,字口清晰可鉴。初刻初印。存世极罕见,为精细柔韧的连史纸,廉纹精细,薄弱蝉翼。藏家珍之 。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汉族,祖籍江阴,出生于中国常州,死后归葬江阴。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
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出任该学堂的首任督办,也就是我国的第一位大学校长,竟是素有中国“商父”美誉的盛宣怀。以“铜臭”之身,聚书香之气,;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
民国5年(1916年4月27日),盛宣怀在上海病逝。
其十余万卷的藏书被民国政府一分为三,分别给了圣约翰大学、交大和山西铭贤学校。解放后,这些藏书的分配又被作了重新调整,安徽大学、华东师大、山西农大成为新的受益者。《愚斋存稿》一百卷及《盛宣怀未刊信稿》等存世。

是书为精细柔韧的连史纸,廉纹精细,薄弱蝉翼。经修有衬,封皮后装,品相好。真乃藏家多年一遇的奢求。

葛郯字谦问,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葛立方之子。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乾首七年(1171),常州通判。守临川,淳熙八年(1181)卒。有信斋词一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