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法名家讲座:墓志十讲
  • 中国书法名家讲座:墓志十讲
  • 中国书法名家讲座:墓志十讲
  • 中国书法名家讲座:墓志十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书法名家讲座:墓志十讲

12 八五品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明诠 著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9

藏雅艺术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于明诠 著
  •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12
  • 版次 1
  • ISBN 9787806726952
  • 定价 1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铜版纸
  • 页数 102页
  • 字数 80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书法名家讲座:墓志十讲》讲述了墓志书法源流及形制演变临习技巧等。
【作者简介】
于明诠,别署于明泉、于是乎等,1963年生,山东乐陵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沧浪书社社员,山东青联委员。1990年1月3日《青少年书法报>第1版刊出专题介绍。1991年入选全国第一届书坛新人作品展览,加入山东省书法家协会。1992年入选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93年入选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入选全国第二届书坛新人作品展览;《青少年书法》杂志第11期刊出专题“青年书家于明泉”。1994年入选全国第三届篆刻艺术展览;入选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大展;入选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1995年荣获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一等奖;《书法导报》1995年5月10日刊出作品专版及短文《一些话》;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于明泉书法篆刻集》。1996年荣获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铜奖;入选全国第一届行草书法大展;入选全国第一届扇面书法展览;《书法导报》1996年第1期刊出专题介绍,附文《独白》;《书法之友》杂志1996年第5期刊出专题“于明泉书法集评”,著名书法家孙伯翔、张道兴、郭子绪、华人德、丛文俊、吴振立、沃兴华先生分别撰文评议。《书法导报》1996年7月24日刊出论文《对“书法新古典主义”的几点质疑》。

1997年荣获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一等奖;入选第二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大展;《中国书法》杂志1997年第5期“书坛中青年”栏刊出专题“关于于明泉书法创作的通信”;在首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中被评为精品。1998年作品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和《中南海珍藏书法集第二卷》(西苑出版杜出版);《星星》诗刊1998年第8期“实力方阵”栏推出组诗《调侃与静默》(六首,署名于是乎);荣获国家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银奖,山东省文化厅为其记三等功;入选当代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展览,载入该展作品集,河南美术出版杜出版。

1999年作为中国书协七名代表之一,出席中国文联“向祖国汇报”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创作经验交流会,荣获“全国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

2000年荣获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一等奖;正式加入沧浪书杜;应邀出席99《中国书法》年展上海巡展创作研讨会,作《书法的传统与传统的书法》发言,文章发表于《书法导报》11月22日第三版;论文《书法教育≠知识传授十技法训练--关于当前高校书法教育现状的一点思考》发表于《书法之友》杂志第11期,并入选大连出版杜出版《书法教育研究文集》;华夏出版社出版《当代中青年书法名家字帖--于明诠行书诗册》;应邀参加《全国当代著名书法家50人五体书法临摹示范VCD》拍摄,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作品应邀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国际书法大展,载入《国际书法大展作品集》;作品应邀参加中国书协全国第二届著名书法家邀请展,载入该展作品集。

2001年《书法导报>2月28日发表专题,陈宇撰文《心灵的咏叹--读《于明诠行书诗诗》;书论随笔集《常有梦斋初集》由燕山出版社出版;《当代著名青年书法十家精品集·于明诠卷》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讲埋铭葬志——墓志源流与形制演变

第2讲视同碑策——三国两晋南朝墓志与行草书风的兴盛

第3讲千岩竞秀——北魏墓志造像与魏碑书体

第4讲大唐风度——隋唐墓志与唐楷典则

第5讲风华旖旎——墓志书法名品概览(上)

第6讲铭心绝——墓志书法名品概览(下)

第7讲墓志情结——于右任与张钫

第8讲书卷金石——碑帖之争与墓志书法审美

第9讲丝丝入扣——墓志临习技法简析

第10讲去粗取精——墓志书风的创作转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