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网络与劳动力市场回报
  • 社会网络与劳动力市场回报
  • 社会网络与劳动力市场回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网络与劳动力市场回报

60 全新

库存25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永根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07-10

鱼鸟之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永根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1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27371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0页
  • 字数 24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社科文库
【内容简介】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社科文库:社会网络与劳动力市场回报》一书对中国城市居民社会网络与劳动力市场回报的实证研究,试图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动用社会网络求职给个体生活际遇带来的诸种影响及后果。研究采用2009年"中国大城市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JSNET2009)调查数据,对7102名城市成年居民的求职网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社科文库:社会网络与劳动力市场回报》逻辑清晰,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合理,资料丰富,为社会网络和个体化研究提供了融合的视角,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对以前的研究有所推进。
【作者简介】
  刘永根,山东省成武县人,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2007年起先后获得黑龙江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哈尔滨工程大学法学硕士学位、上海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社会网络分析与社会资本、新城市社会学和警察学。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问题来源
二、研究价值
三、结构安排

第二章研究背景
一、从总体走向碎片:个体的崛起
二、回归韦伯传统的经济社会学
三、理性的边界
四、解释路径——机制分析
五、市场化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一)再分配阶段(1956~1979年)
(二)双轨制阶段(1980~1992年)
(三)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2年)
(四)逐步成熟阶段(2003~2009年)

第三章社会网络与求职研究回顾
一、社会网络研究两大领域:整体网与个体网
(一)整体网络分析
(二)个体网络分析
二、社会网络与求职在社会网络研究中的地位
(一)个体网研究
(二)整体网络研究
(三)社会资本研究
(四)社会网络与组织研究
三、社会网络与求职研究述评
(一)分析基础:嵌入性
(二)关系形式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形式论视角
(三)关系内容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实质论视角
(四)关系作用遇到的挑战

第四章实证研究策略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设计
(一)分析框架
(二)研究假设
(三)变量测量
(四)数据来源
(五)方法与模型

第五章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渠道使用
一、求职渠道的影响因素
二、社会网络资源动用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社会网络与求职结果
一、社会网络与职业配置
(一)社会网络资源与求职效率
(二)社会网络资源与劳职匹配
二、社会网络资源与市场回报
(一)社会网络资源与经济回报
(二)社会网络资源与精英地位获得
(三)社会网络资源与情感回报

第七章结语
一、主要结论
(一)市场和社会网络成为劳动力市场中最重要的求职途径
(二)社会网络资源增强了求职效率,使得劳动者能够尽快找到工作
(三)社会网络比市场渠道更好地发挥了劳职匹配功能
(四)社会网络的经济回报总体上是正向的,之所以在一定时期出现负向回报,是因为女性和低教育水平的人更倾向于使用社会网络求职
(五)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市场因素对精英位置的匹配起主导作用,而社会网络起着辅助作用
(六)使用社会关系进入工作岗位,在同事那里得到的是情感方面的负反馈,但当求职者与雇主关系越强时,其情感回馈的正向性也越强
二、理论回应
三、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