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系列专著:中国近海与湖泊碳的生物地球化学
  • “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系列专著:中国近海与湖泊碳的生物地球化学
  • “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系列专著:中国近海与湖泊碳的生物地球化学
  • “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系列专著:中国近海与湖泊碳的生物地球化学
  • “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系列专著:中国近海与湖泊碳的生物地球化学
  • “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系列专著:中国近海与湖泊碳的生物地球化学
  • “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系列专著:中国近海与湖泊碳的生物地球化学
  • “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系列专著:中国近海与湖泊碳的生物地球化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系列专著:中国近海与湖泊碳的生物地球化学

205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金明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3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275

上书时间2024-09-07

书香集市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宋金明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3
  • 版次 1
  • ISBN 9787030201430
  • 定价 11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3页
  • 字数 7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系列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KZCX1-SW-01)成果之一,是该项目在水域生态系统设立的四个课题的有关近海与内陆水体的碳循环过程及模式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近海与湖泊碳循环研究的专门著作。本书共分六章,前四章分别阐述了中国近海典型海域(长江口、胶州湾和南黄海等(碳收支过程与北太平洋对人为碳的吸收模式,后两章分别阐述了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太湖、东湖等)的碳收支过程。本书最大特点是所有的研究结论均是建立在大量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并有诸多原始性的创新发现。
  本书可供海洋科学、湖泊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等领域的科研、教学人员及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宋金明,1964年4月生,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韩黄海环境联合研究中方首席科学家,并兼任中国海洋湖沼化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化学会副理事长,青岛市海洋化工行业技术中心主任。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海洋碳循环过程的研究概况
第一节近海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研究概况
一、全球变化与海洋碳循环
二、海洋碳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
三、海一气界面碳的交换与海洋碳源汇
四、近海生态系统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
五、中国近海碳循环过程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分析

第二节海洋碳的迁移转化与主要化学驱动因子的相互关系
一、营养盐的水平与变化对海洋中碳迁移转化的影响
二、海水酸碱度与海洋碳迁移转化的关系
三、氧化还原环境对碳迁移转化的控制作用

第三节海水颗粒有机碳变化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
一、海水中POC的地球化学特征
二、POC与生物过程的关系
三、P0c与营养盐的耦合关系

第四节海洋碳的分析测定方法
一、海水溶解无机碳的简易测定方法
二、海洋沉积物中不同结合态无机碳的测定

第五节近海碳收支过程研究的样品采集
一、长江口枯水与丰水季节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二、南黄海综合调查与北黄海沉积物样品的获得
三、胶州湾碳收支研究航次
参考文献

第二章中国近海海水碳收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第一节中国近海典型海域海水无机碳体系的地球化学特征
一、长江口海域海水溶解无机碳
二、南黄海海水溶解无机碳体系
三、胶州湾海水溶解无机碳体系

第二节中国近海海一气界面碳通量
一、长江口海域海一气界面碳通量
二、南黄海海一气界面碳通量
三、胶州湾海一气界面碳通量的月际变化
四、渤、黄、东海海一气界面碳通量

第三节影响与控制海水无机碳体系与碳源汇强度的生物地球化学因素
一、影响长江口海域的水文、化学及生物因素
二、影响南黄海海域海水溶解无机碳与碳源汇强度因素的分析
三、胶州湾海水溶解无机碳与碳源汇强度的控制体系

第四节长江口海域有机碳的分布、来源及其影响因素
一、长江口水体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二、长江口有机碳的来源及影响因素
三、有机碳与颗粒有机氮、磷及浮游生物的关系

第五节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及对POC垂直沉降的影响
一、长江口海域海水中的POC
二、颗粒有机碳垂直转移量的估算方法
三、东海丰水期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及其对POC垂直通量的影响

第六节南黄海溶解有机碳(DOC)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一、秋冬季节DOC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二、DOC与浮游生物、水文结构和化学耗氧量(COD)的关系
三、DOC变化趋势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中国近海沉积物中的无机碳及氮、磷、硅在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第一节长江口海域沉积物中的无机碳
一、长江口海域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无机碳
二、影响长江口海域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无机碳因素的分析
三、不同形态无机碳的相互转化及其在碳循环中的贡献

第二节胶州湾沉积物中的无机碳
一、胶州湾海域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无机碳
二、影响胶州湾海域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无机碳因素的分析
三、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无机碳的关系

第三节胶州湾沉积物中氮、磷、硅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一、胶州湾沉积物中高含量的生源硅与浮游植物生长硅限制的关系
二、胶州湾沉积物中氮、磷来源的分析

第四节黄海沉积物中氮、磷对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贡献
一、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氮的粒度结构
二、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的氮对氮循环潜在贡献的分析
三、南黄海沉积物中氮、磷的来源
四、北黄海柱状沉积物氮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四章中国近海环流与北太平洋对人为碳的吸收
第五章太湖的碳收支过程
第六章武汉东湖的碳收支过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