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主体间意义建构与共享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播:主体间意义建构与共享

书籍均为精品二手图书,出库会经过高温消毒,书籍上架都会检测可保证正版,在线咨询商品可自动为您显示当前库存!

16.1 2.3折 69 九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新华 著;贾奎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055405977819414534

上书时间2024-12-19

粤读二手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本店所售书籍均精品二手正版书书籍,严格审核品相为85品以上,出库会经过高温消毒,由于成本增加,所售书籍价格略高,每天下午2点前订单一般当天发出,最迟48小时内发出,二手书不保证100%没有任何笔记,有时会出现缺货现象(可在线咨询发送商品链接会自助显示当前实时库存,有库存再下单哦!),我们会第一时间告知您,感谢理解与支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新华 著;贾奎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2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18501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5页
  • 字数 242千字
【内容简介】
  传播的本质在于主体间基于意义共享的话语交往,其过程涉及主体、主体间意义的建构与共享。《传播:主体间意义建构与共享》从人类话语传播视域考察主体、主体间意义建构的心理、文化内容,提炼主体(间)意义建构的结构性要素。剖析相关历史节点的话语传播个案,以及不同地域文明族群的话语特征,结合相关意义、符号理论揭示个体、群体心理机制、文化背景、行为动机与话语表述间的内在关联,建构意在实现主体间意义共享、不同价值主体和谐共存、发展的话语交往机制。透视个体及人类共同体行为意义的建构方法、途径,从社会规范、文化价值、思维特点、行为特质等方面比较东西方主要文明族群的异同,为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建构与共享探寻可能的线索与方向。
【作者简介】
  贾奎林,河北邯郸人,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著有《论辩传播述评》(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新闻评论应用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2012年第2版),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

  

  李新华,河北邯郸人,廊坊师范学院学生处讲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西方传播理论批判

第一节 西方传播学学科地位分析

一 缺乏一个真正科学的核心概念

二 价值诉求差异与理论体系建构的系统性缺失

三 实践理性误读与研究范式差异

第二节 经验学派理论分析

一 科学主义方法论危机

二 非科学、非系统性碎片化理论体系建构

三 操控研究主体价值迷思

第三节 批判学派理论分析

一 解构资本主义传媒价值的“天才”批判者

二 主体价值“空无”

三 理论建构的“乌托邦”色彩

第四节 技术控制学派理论分析

一 本末倒置的“媒介决定论”

二 难于证实的“谶言”式表达

三 微观表述的局限性特征

第五节 找寻传播学重构的逻辑起点

一 威尔伯施拉姆“百学之学”构想的艰难实践

二 于“继承”与“创新”间徘徊的中国“传学”研究

三 东西方学术思维差异及意义分析

四 传播——主体、主体间意义的建构与共享

五 “意义传播”研究的内容体系

第二章 微观意义建构分析

第一节 找寻意义

一 意义的定义

二 意义的本体与来源——客观与主观的辩证

三 意义的存在形态:从静态到动态的嬗变

四 意义的本质与内容

五 意义的意义

第二节 意义结构要素分析

一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二 心象、意象和想象

三 隐喻、象征与思维

四 主体、意向与语境

五 意义、动机和行为

第三节 意义建构图式

一 概念和内涵

二 格式塔认知模式

三 心理空间与意义建构

四 其他意义建构理论

第四节 意义的表述与解读

一 主体语言意义

二 语言建构

三 表述与解读

第三章 宏观意义系统分析

第一节 野蛮与文明

一 作为主体行为特质与方式的“野蛮”与“文明”

二 文明的进步与衰落

三 野蛮的生机与劫数

第二节 宗教与政治

一 宗教的社会形塑意义

二 儒教与君主专制

三 基督教与民主政治

第三节 “格栅”与“群体”

一 作为结构社会形态维度的“格栅”与“群体”

二 文明兴衰与“格栅/群体”互动

第四节 文化与行为

一 文明进化与行为意义

二 专制文化的苦难逻辑与民主困境

第四章 意义的传播与嬗变

第一节 传媒科技阴影下的民意表达

一 美国选战背后的“传媒魅影”

二 特朗普入主白宫的意义系统

三 传媒科技与意义建构

第二节 作为枷锁,或者保障的信息传播法

一 基于利益分割的意义调控

二 意在操控的保护

三 重在保护的限制

第三节 意义传播的风俗场域

一 意义传播嬗变的民风、民俗制约

二 汉民风俗的双重极端特征与结构支撑

三 欧美风俗的宗教情结与技术理性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本店所售书籍均精品二手正版书书籍,严格审核品相为85品以上,出库会经过高温消毒,由于成本增加,所售书籍价格略高,每天下午2点前订单一般当天发出,最迟48小时内发出,二手书不保证100%没有任何笔记,有时会出现缺货现象(可在线咨询发送商品链接会自助显示当前实时库存,有库存再下单哦!),我们会第一时间告知您,感谢理解与支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