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德的批判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康德的批判哲学

书籍均为精品二手图书品相85品以上,出库会经过高温消毒,书籍上架都会检测可保证正版!!

8.6 2.9折 29.8 九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康德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3420363

出版时间201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29.8元

货号995489578687135745

上书时间2024-06-27

粤读二手书店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本店所售书籍均精品二手正版书书籍,严格审核品相为85品以上,出库会经过高温消毒,由于成本增加,所售书籍价格略高,运费首本5元,每增加一本运费加2元,每天下午2点前订单一般当天发出,最迟48小时内发出,二手书不保证100%没有任何笔记,有时会出现缺货现象,我们会第一时间告知您,感谢理解与支持。
商品描述
以下信息以网上匹配仅供参考,不支持以此为由退款
内容简介: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因为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康德的哲学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通过感官司与理性午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仅有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
  《外国哲学名家丛书:康德的批判哲学》包含有批判哲学、美学、伦理学等内容,力求将康德具影响力的作品展示给读者朋友,希望读者能在闲暇之余走进康德、了解康德,从中有所收获。

目录:

                                        纯粹理性批判
先验直观——感性、直观、经验
先验直观是康德批判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验直观”中,康德提出了几个最基本的概念:一是感性;二是直观;三是经验,并给予了详细的解说。

感性、直观、经验
空间与时间、现象与物自体

先验逻辑——范畴、知性、形成
先验逻辑对应于先验感性。康德认为先验与验前的区别在于:并非任何一种验前知识都应称为先验的,而只有我们借以知道某些表象、只能验前使用或只在验前成为可能,而且又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这种验前知识才称为先验的知识。

概念的划分
范畴及其演绎、验前综合判断

先验判断——原理、理性、途径
验前判断力凭借自身的职能使范畴与感性产生验前知识。所谓感性是指一般感性或验前直观,倘若这一验前知识是符合于一般规则即具有客观有效性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知性之先验原理,这种验前判断力称为先验判断力。

原理的定义
人的判断力与图型原理
什么叫本体
什么叫理性
对先验理念问题的陈述与解答
理性、知性、理念、经验之间的关系
理性的新途径

康德的认识论
范畴
关于范畴的概念在第一辑里有所涉及,在此不再复述。本节康德将范畴分四组排列,每组包含三个范畴。他说:“每组内包含三个范畴,这是有讲究的。深入一步考察便能发现,每组的第三个范畴由第二范畴与第一范畴相联结而发生。”

知性与感性的互动性
“先验构架”——一方面是感性,一方面是知性
知性的先验原理
“实体”与“因果”
“交互”
“经验思维三准则”

“自我意识”
所谓“自我意识”,即是“统觉的原始综合统一”,这是康德认识论中一个很重要,很关键,也一向被认为是《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最难懂的部分,被称为康德认识论中的一个“谜”。

“自我意识”
“主观演绎”
“客观演绎”
“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相互依存

先验矛盾
“先验矛盾”就是矛盾对立的意思。也可以译为“二律背反”。“先验矛盾”是康德辩证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先验幻象”与辩证法
四个“先验矛盾”
“先验矛盾”的特殊性

物自体
“自我意识”是康德认识论的中心,“物自体”学说则是整个康德哲学的核心,它贯穿于康德整个哲学体系。它是康德哲学认识论的归宿,又是通向伦理学的门户。

物自体作为感性的来源
物自体作为认识的界限
物自体作为理性的理念

审美与目的论
人的本质与审美
人是什么?这个困扰着古往今来许多哲人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康德,且困扰了其一生。康德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是“人是自身的最后目的”。这个答案是康德从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中引导出来的对人的最高定义。

自我意识与审美
自由与审美
人向自身的生成与审美
人的感性与审美
人类的本质与形貌

心理机能与审美
《人类学》并非是专门探讨美学的著作,但康德这部人类学著作比起其他同类著作,其有关审美心理的论述更多,尽管这些论述是零碎的,有些甚至是间接的,但只要我们仔细考察某些叙述的精神实质,还是能抓住它们与审美心理的关系。

想象力的活动
符号活动
心灵的游戏
美感特征

关于趣味
在康德前期批判美学中,趣味还仅仅是一个从前人那里遗传下来的一个概念,其内涵侧重于伦理方面。后来,趣味判断慢慢发展为反思判断。于是,趣味成了一个形而上学的抽象概念,尽管趣味的概念更普遍、更一般化了,但同时,其具体的内涵也绝大部分被淹没了,因此理解起来相当不易。惟独在《人类学》一书中,趣味概念被赋予更多的内容,有了更明确的规定,被发挥得很充分。

趣味的概念
趣味的性质
趣味与时尚

关于美、崇高、笑、哭
康德并没有专门从理论上探讨美、崇高、笑、哭等,也没有给出这些概念的科学规定,他仅仅从人类学的角度描述了各种有关现象。但因为这些现象都涉及了与审美有关的情感或情感反应,所以可以当作向严格的美学概念转化的中间阶段,因此,在美学上还是有意义的。

美与崇高
笑与哭
第四辑康德的伦理学
道德律令
道德律令作为超感性经验的理性力量,是普遍必然的绝对命令,它的本质是自由。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人作为理性的存在,是自由的。意志自律则是这种自由的直接表现。康德说:“自由这个概念是解释意志自律的关键。”他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说:“自由是纯粹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拱心石,是灵魂不朽、上帝存在等其他一切概念的依据。”

“人是目的”
“意志自律”
善恶与道德感情

历史理念
康德哲学的实质是,先验的理性高高在上,决定着人的认识和伦理。在认识论,先验的自我作为意识的形式,在一切经验认识中,成为自然的立法者,使知识成为可能。在伦理学,先验的自我作为理性的存在,在一切伦理行为中构成绝对命令的依据,使道德成为可能。弄明白了这些,便也对康德哲学有了初步了解。

实践理性的“先验矛盾”与“至善”
历史观

附录
康德演讲稿
康德生平和活动年表
康德名言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本店所售书籍均精品二手正版书书籍,严格审核品相为85品以上,出库会经过高温消毒,由于成本增加,所售书籍价格略高,运费首本5元,每增加一本运费加2元,每天下午2点前订单一般当天发出,最迟48小时内发出,二手书不保证100%没有任何笔记,有时会出现缺货现象,我们会第一时间告知您,感谢理解与支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