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文化研究
  • 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文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文化研究

10 3.8折 26 九五品

仅1件

吉林长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贺彦凤 著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5-5

上书时间2024-06-25

娜娜特价书屋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贺彦凤 著
  •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0138800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0页
  • 字数 22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阐释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具体说是对宗教在文化哲学思维层面上进行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探讨。这一分析和探讨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文化哲学视域中的宗教。宗教是以超自然、超现实的信仰为前提,以神圣的崇拜为基础,使其意识和行为规范化、制度化的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宗教由四种要素组成,即宗教观念或思想、宗教感情或体验、宗教行为或活动和宗教组织与制度,前二者为内在要素,后二者为外在要素。四种要素结合在一起,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形成一个严密而完整的体系。它具有超验性、虚幻性、终极性、神圣性、实践性的特征。宗教文化具有对社会群体与个人等层面的正负功能。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看宗教的生成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性生成根据,二是文化生成根源。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理论是我们研究宗教文化的理论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着多面的内容,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理论并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中国宗教文化的历史考察。有关中国历史上有无宗教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中外学者对中国宗教文化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中西方宗教存在着重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的根源就在于中国独特的历史国情和文化传统。从历史上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宗教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广泛的渗透和持续的影响,宗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宗教文化是动态发展的,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时期;三代到秦汉时期;中古时期。与西方几大宗教相比,中国宗教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几个主要特征:依附性、入世性、包容性、功利性及层次性。中国宗教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其根源就在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及政治经济结构。

  第三章,当代中国宗教的现实呈现。在社会转型的特定背景下,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客观反映,中国宗教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并且在宗教发展的同时其本身也出现了一些混乱与问题。现阶段我国五大宗教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随着全球化发展,我国宗教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信仰群体和信仰动机的多元化、宗教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五大宗教的格局将有所改变、各宗教间对话趋势加强。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反应到宗教领域,给宗教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宗教组织的混乱与盲目发展、民间信仰和迷信的崇拜以及邪教的盲从。

  第四章,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文化反思。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对当代中国宗教信仰及其问题的呈现进行归纳,可以总结为七种类型;信仰危机型、价值错位型、从众趋同型、心理求助型、国际渗透型、扭曲误解型、传统认同型。这些宗教类型的生成有其文化环境的因素,同时也有信仰者主体的原因。这些主体原因有:宗教知识的缺乏、个人心理或意识的原因、社会转型期主体价值观的混乱及其文化心理的失衡。

  第五章,中国宗教的价值引导。在当代社会主义的中国,宗教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我们应立足于现实生活关系,对人们的宗教信仰进行价值引导,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去实现自身的完善。引导的主要途径是:文化心理的调适、正确理想信仰的确立、合理价值观的选择、人文关怀的重视、思想教育的加强。除了这些价值引导外,我们还要理性地认识宗教文化,应立足现实,客观、公正、全面地看待宗教问题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处理宗教问题。这样就要求我们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有其前提依据,又有其现实路径。
【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化哲学视域中的宗教

 一、宗教文化的规定性

    (一)宗教的词源考证

    (二)宗教文化的本质

    (三)宗教文化的特征

    (四)宗教文化的功能

 二、宗教文化的生成

    (一)宗教生成的人性根据

    (二)宗教生成的文化根源

 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价值取向

    (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

    (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中国宗教文化的历史考察

 一、中国宗教文化的历史定位

    (一)中外学者对中国宗教的不同看法

    (二)中国宗教的历史地位

  二、中国宗教文化的历史演进

    (一)原始社会的宗教文化形成时期

    (二)三代到秦汉的宗教文化发展时期

    (三)中古的多元宗教信仰时期

  三、中国宗教文化的特征及其生成原因

    (一)中国宗教文化的特征分析

    (二)中国宗教特征的生成原因

第三章  当代中国宗教的现实呈现

  一、当代中国宗教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五大宗教的发展状况

    (二)中国宗教的世俗化发展

  二、中国宗教的发展趋势

    (一)信仰群体和信仰动机的多元化

    (二)宗教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三)五大宗教发展格局的变化趋势

    (四)各宗教间的对话趋势

  三、当代中国宗教发展中问题的呈现

    (一)宗教组织的混乱与发展的盲目

    (二)民间信仰与迷信的崇拜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文化反思

第五章 当代中国宗教的价值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