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库存

30 6.7折 45 九品

库存2件

吉林长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汉全、王中平 著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8-4

上书时间2024-05-14

娜娜特价书屋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汉全、王中平 著
  •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206081804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420页
【内容简介】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一书,共十一章,基于历史变迁的历程与思想文化演进的逻辑,以专题研究和个案分析为主,梳理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关系。《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前五章,重点就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留学运动产生的兴起,容闳介入晚清主流社会的努力,留学生对晚清社会变迁的突出影响,留日学生与清末民初的社会转型,晚清时期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术的起源等问题予以研究,凸显近代中国的留学生与晚清社会变迁的内在关联。本书后六章,就五四时期留学生群体的分裂,留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留学生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建构的特殊贡献,留学生对于现代中国两大政治学体系发展的重要影响,留美学生群体的留学生活及其在现代中国的作用,留学生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政治和文化活动情形等,作了历史的梳理和学术上的分析,再现了留学生自“五四”以来在中国社会的思想、学术、文化等方面所起的历史作用。本书以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时间段,侧重于探讨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思想和学术的关系,是研究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部新著。
【作者简介】
吴汉全,男,汉族,1964年生,江苏大丰人,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曾担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硕士点负责人、中共党史硕士点中共领袖人物方向带头人。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重大项目(07SJB770002)、教育部规划项目(09YJA710036)、国家社科一般项目(10BKSO11)等各类课题近十项。在《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等权威刊物,以及《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江海学刊》、《社会科学研究》等刊物,共发表论文一百四十余篇,约一百五十余万字。发表的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物摘载,被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马克思主义文摘》、《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社会学》、《美学》、《中国哲学史》、《人口学与计划生育》等专题全文转载二十多篇,学术观点被《中共党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厦门大学学报》、《北京党史》、《高校社科动态》等刊物介绍。出版有《李大钊与中国现代学术》、《李大钊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新道路(外二种)》、《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概论(1919—1949)》(3卷本)等专著,合著有《中国共产党通史》(多卷本)、《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现代社会史》(上下卷)、《中国当代社会史》(多卷本)等;主编有《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专升本教材《政治》等书近十部。现为南京审计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院长,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负责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工作,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政治思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王中平,女,1968年生,江苏盐城人,研究生学历,史学硕士,南京审计学院副研究员。曾在高校从事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教学工作,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留学生以及中国现代文化史研究。其中,对教学督导的研究在国内有重要影响。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教育部、国家社科等项目的研究,参著有《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1919—1949)经济学卷》等专著,在《教育评论》、《松辽学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与现代化》等刊物发表《清末民初的留日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留美高潮的兴起》、《容闳介入晚清主流社会的学理考察》等论文二十余篇,《留学生群体分化与中国现代思潮演变(1915—1928)》等专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晚清社会转型与留学运动的兴起
一、留学运动在社会转型中起步
二、社会现代化的启动与留欧时代的到来
三、甲午战败的深层影响与留日浪潮的出现
四、近代社会的急速转型与留美高潮的兴起

第二章容闳的留学身份与介入晚清主流社会的努力
一、介入晚清社会的动机与方式
二、介入晚清社会中的成功与失败
三、介入主流社会成败的主因和次因

第三章留学生与晚清社会的变迁
一、留学生与晚清洋务运动的开展
二、留学生与晚清政制变革
三、留学生与晚清思想学术转型
四、留学生与晚清社会习俗的更新

第四章留日学生与清末民初的社会转型
一、清末民初留日高潮的出现
二、留学生在日本学习的基本情况
三、留日学生在清末民初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第五章晚清时期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术的起源
一、引进西方进化论的学术观念
二、推动中国传统学科的转型
三、创建社会科学的新学科

第六章西方的分裂与五四时期留学生群体的分化
一、留学生群体西方观念的转折性变化
二、留学生从"主义"之争中分化
三、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与留学生的再度分化
四、社会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留学生阵营的巩固
五、《努力周报》创刊后自由主义留学生阵营的曲折

第七章留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和传播
一、留学生与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
二、留学生与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八章留学生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开创
一、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宣传
二、留学生对西方社会学思想的介绍与梳理
三、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的努力

第九章留学生与中国政治学两大体系的构建
一、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开创
二、张慰慈与中国自由主义政治学的发展

第十章留美学生的本土意识及其爱国热忱
一、本土文化意识与清华早期留美学生
二、留美学生社团大江会及其政治主张
三、建国初期留美学生归国热潮

第十一章留学生在20世纪上半叶的政治与文化活动
一、留日学生秦毓鎏事略
二、任鸿隽与中基会的最初十年
三、董时进与中国农民党的创建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