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农地地权立法研究
塑封膜开了一点!
¥
21
2.4折
¥
89
全新
仅1件
作者杨士泰;张志红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2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2-14
上书时间2024-11-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士泰;张志红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5409818
-
定价
8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0页
-
字数
386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1927—1937 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农地地权立法为主题,全面考察了立法的背景和应然目标、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的过程与渊源、立法的主要内容、立法的施行状况,综合对比了该立法与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土地改革、共产党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总结了该立法的特点、缺陷及借鉴意义。作者在本书中力图以翔实的资料还原历史真实,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独到见解的观点,得出具有规律性的结论和启示,从而对中国土地制度史研究和中国现实土地问题的解决具有参考价值。
- 【作者简介】
-
杨士泰:男,1971 年出生,河北省廊坊市人,汉族,廊坊师范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2008 年法学博士毕业,中国法制史专业。河北省2010 年模范教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第三层次人选,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国法制史、思想政治教育。已出版专著《清末民国地权制度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版),参与编写(统稿人)《中国法制史案例教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发表学术论文30 余篇。
张志红:女,1971 年出生,河北省阜城县人,1993 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政教系,2000 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任职于廊坊师范学院,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目录】
-
绪 论 | 001
一、问题的缘起 | 001
二、研究现状 | 004
三、研究目的、方法、资料与路径 | 016
四、相关概念界定 | 021
五、理论框架 | 023
第一章 立法的背景与目标 | 047
第一节 立法的历史基础 | 047
一、中国传统地权制度概况 | 047
二、清末地权制度的变化 | 049
三、民国北京政府的地权制度变革 | 053
第二节 立法面临的现实问题 | 057
一、土地私有化与土地资本化 | 057
二、土地所有权集中 | 064
三、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 069
第三节 立法的应然目标与实现条件 | 079
一、立法应达到的目标 | 079
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 083
小 结 | 089
第二章 立法的渊源与过程 | 091
第一节 立法体制与农地地权法律渊源 | 091
一、立法体制 | 091
二、法律渊源 | 098
第二节 农地地权主要法律的立法过程 | 109
一、立法院成立前的农地地权立法 | 109
二、《土地法》与《民法》的速成 | 111
三、《土地法施行法》的难产 | 117
四、对《土地法》的修改 | 123
小 结 | 128
第三章 立法的内容 | 130
第一节 农地私权利配置 | 131
一、农地所有权 | 131
二、农地用益物权 | 151
三、农地抵押权 | 166
四、典权 | 174
五、其他权利 | 181
第二节 公权力对私权利的约控 | 189
一、登记主义的采用 | 190
二、对私有农地所有权的约控 | 195
三、对农地使用的公权力干预 | 204
四、税收与征收强制 | 212
第三节 农地权利救济 | 228
一、调解 | 228
二、诉愿 | 229
三、公断或仲裁 | 229
四、土地裁判所裁断 | 231
五、民事诉讼 | 231
六、行政诉讼 | 232
七、刑事处罚 | 233
小 结 | 234
第四章 立法的特点与影响 | 237
第一节 立法特点 | 237
一、思想、政策、法律:在理想与现实间步步失据 | 237
二、移植与本土化:法律西方化中的艰难取舍 | 254
三、正义与非正义:法律价值在彷徨中失守 | 268
四、过程、形式与结果:多重矛盾的鲜明反差 | 277
第二节 影响地权立法的主要因素 | 291
一、治国思想和理论对农地地权立法的影响 | 292
二、中国农村经济对农地地权立法的影响 | 301
三、南京国民政府政治生态对农地地权立法的影响 | 305
四、中国文化传统对农地地权立法的影响 | 313
五、立法者和学者对农地地权立法的影响 | 320
第三节 地权立法的历史影响与借鉴 | 326
一、对战后国民政府及台湾地区农地地权立法的影响 | 326
二、对中国共产党土地改革的影响 | 336
三、对完善我国当前土地制度的借鉴意义 | 347
小 结 | 353
结 论 | 356
一、立法必须有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坚持正确的价值选择 | 357
二、立法必须符合国情,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 | 359
三、立法必须有坚强的政治力量,保证其顺利进行 | 361
四、立法必须处理好中西法律文明的关系,逐步实现法治化 | 362
五、立法必须处理好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明确各自边界 | 363
参考文献 | 36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